第两千六百五十四章 抵押国公府 (1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钱庄主事萧逸将顾正臣请入接待室,取出了一本厚重的账册便递了过去。
顾正臣推开:“我早就不负责钱庄管理之事,这种机密账册,还是不要拿给我看为好,免得被人看了去,说僭越,干涉钱庄。”
萧逸了然,索性将账册放到自己面前,展开来道:“镇国公看不得,我总还是看得。说起来,钱庄这些年发展堪称顺风顺水,分店开出千余,遍布各行省。”
“三年前,钱庄运作还有不少利,可这三年来,利润是连年下降,去年利润已跌破十万两,平均下来,每个钱庄一年经营利润还不到百两,这已是极为危险……”
顾正臣仔细听着。
大明钱庄本身是国有性质,归属朝廷但又独立于户部之外,它本身最大的作用,那不是营利,而是确保宝钞、铜钱、金银兑换比例稳定,确保宝钞不严重贬值,保证宝钞在市场上的流通没有任何问题。
大明缺铜,再多铜钱也不够用,更无法适应商业经济的发展。
所以,大明宝钞必须站稳脚跟,否则,日后连推出一条鞭法的条件都不具备。
原因很简单,一条鞭法的核心,那就是将各种税赋徭役,折算为银钱上缴,百姓哪有这么多银钱,将粮食折算为银钱,一瞬间大明就会陷入钱荒。
张居正那时候,流入大明的银子多,可大明初期,市面上的银子、铜钱并不充裕。
别看现在开挖了澳洲金矿,商人开始狂欢,可这些对于大明整个市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而且那是金子,不是银子,谁家百姓能用得起金子……
真正供应大明的银子,还是需要从东海四岛上想办法,后续才是美洲的事。
银子必须挖出来,没对应的金银储备,就没有相应的宝钞发行,宝钞发行跟不上,市面上的货币供应减少,对应的结果就是通缩,严重的话会导致经济衰退。
虽说眼下距离通缩还早,可风险不能不防备。
这个关头,首先需要确保钱庄运作稳定,不能大量关门,否则,依托钱庄左右市场的这只手就断掉了。
萧逸将钱庄经营的核心数据说了一番,看向顾正臣:“目前,除了市舶司所在地、两浙、江西、金陵、北平、成都等地依旧在持续盈利外,其他地方的钱庄,多数入不敷出。”
“尤其是一些小县,商业并不繁荣,也没有多少商人会借贷。眼下朝廷抑兼并之后,商人的积极性怕还是会降低,下官召集金陵附近主事商议过,大家一致认为,若再无大笔贷款订单,钱庄硬撑着,吃老底,怕也撑不过十五年。”
顾正臣的手指掀动着茶碗盖。
大明的钱庄类似于后世银行,但远远没有后世银行的吸金能力,排行榜一出来,最前面数数,一排全是银行,可在大明不行。
商业还不够发达,贸易规模还是不够大,底层百姓的消费力还远远没提起来。
这就导致了,钱庄放贷的总量不够。
放贷跟不上,存款还增多了,钱庄的压力便上去了。
顾正臣将碗盖拿下,放至桌上,端起茶碗:“外人还没收到消息,但你应该听说格物学院准备拆分蒸汽机制造的事了吧?”
大明钱庄与格物学院关系密切,钱庄的不少人才都出自于格物学院数学院。
毕竟拆分选址已经在进行,发生了点动静,传至钱庄也很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