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耿炳文、蓝玉等人将目光投向顾正臣,很显然,这东西必然出自他的手。

大家都有个共识:

之前没有的事物,没有的称呼,没有听说过的运作方式,必然与格物学院有关。

再进一步,必然与顾正臣有关。

何况两厂、两企,这种拴住公侯伯爵,从来没有走漏过风声的机制,就这么被朱元璋明晃晃地拿了出来,一定是顾正臣干的,不可能是唐大帆等人。

对顾正臣暗暗咬牙的不在少数,心存感激的也有。

顾正臣其实并不想多说什么,毕竟老朱之前讲了,而且说得很清楚,可徐达说了,皇帝点了头,只好走了出来:“诸位皆是大明的功臣,可抑兼并事关国本,不可不为。”

“陛下体恤,想以其他办法弥补,不能增俸禄,户部不答应,朝廷的压力也大,这才有了两厂、两企计划。这个计划推行下去,我不敢保证前三年能给大家带来多少收益。”

“毕竟前期需要投入,生产运作各项支出都不算小,但我可以展望下三年之后,据我估算,三年之后,两厂两企的盈利每年大致应该不低于五十万两。”

“留下扩大生产部分,抽出二十万两用来分红应该没问题。五年之后,其盈利大概能达到八十万两,十年之后,大致可以稳定在百万两上下。当然,这只是推测,不一定能实现。”

百万两?

众人议论纷纷。

拿出四十万两分的话,这些公侯伯爵,均分的话都有两三千两之多。

如此一来,确实能弥补不能置地的损失……

卢震走出,问道:“陛下虽是讲了一番,可我等还是不太了解什么是股票,我们每家持有多少股票,这个股票如何分配?”

顾正臣笑道:“股票就是一种票据,证明你们拥有分红权。当然,想要得到股票需要购买,允许以人力入股、以财力入股……”

干活需要人手,安排点人进去也不碍事。

至于发行股票的事,那就是老朱的事了,他愿意发多少股发多少股,卖出去多少,到时候看看收了多少钱,计算下当下一股多少钱,未来增值了,也可以继续忽悠人前来投资嘛……

至于后续要不要发行新股,这就需要看老朱家的意思与后续的运营了。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从公侯伯爵手中抠钱出来。

没钱,这工厂,企业也不好建立、运营啊。

怎么说,经济都是基础嘛。

顾正臣咳了咳,言道:“诸位,工厂、企业,如同商人经营商铺,经商嘛,有赚的时候,自然也会有亏损的时候,尤其是这些产业,大部都需要出海,出海就可能沉船,可能出事故,可能血本无归。”

“若是分红达不到预期,诸位也莫要责怪什么。这是陛下对诸位众多功劳的补偿,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当真有那么一日,两厂两企倒闭了,经营不下去了,皇室退给最初投入的金银,不追回过往分成。”

“至于要不要参与,也全凭自愿。总之,分红了,可以高兴,分红不达预期,也不要骂娘,这是一次冒险。”

话说通透了。

拿钱投资,自愿参与。

只是恩惠,不是义务。

朱元璋对顾正臣的表现很满意,皇室的责任摘清楚了,也明确了未来亏损时的处理办法,就是这个小子,还想退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