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他并未直接反驳戚继光,而是先向御座上的朱胜躬身一礼。

随后目光扫过戚继光与郭靖,声音清朗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审慎:

“陛下,戚尚书所言三路,确为蒙古南下的兵家要冲,臣深以为然。

如何备战御敌于此三处,亦是重中之重。”

他话锋微微一转,语气加重了几分:

“大明之所虑,不仅在于蒙古明面上的百万铁骑,更在于其可能之‘合纵连横’。”

“哦?谢卿有何见解?”

朱胜目光微凝,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陛下,诸位同僚,莫要忘了,在我大明金州之侧,卧榻之旁,尚有另一猛禽——清国。”

他环视众人,缓缓道出最大的担忧:

“昔日,蒙古与女真诸部并非没有纷争,甚至多有仇怨。

然,利益之下,仇怨并非不可化解。”

“联盟蒙古,共击大明,瓜分疆土财物……清国能否抗拒此诱惑?”

“若清国点头,则金州辽东防线,便将瞬间面临蒙古与清国两大强敌的夹击!”

“届时,戚尚书所言金州一路,压力何止倍增?”

谢安的声音回荡在殿中,如同在原本就阴云密布的天空中,又重重地加上了一层更浓重的阴影。

“故而,臣恳请陛下与诸公,筹划北疆防御之时,万不可将清国视为壁上观者,必须将其可能倒向蒙古、趁火打劫的最坏情况,考量在内。”

谢安这番话,无疑是将原本就极端复杂的局面,推向了一个更加险恶、更加令人心悸的境地。

朱胜端坐于御座之上,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扶手,目光深邃。

“谢卿所虑,甚为深远。漠北之狼若与辽东之虎合流,确是我大明心腹大患。”

“陛下。”

张居正的声音清晰而冷静。

“谢安所言,绝非危言耸听。

两面作战,乃兵家大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蒙古与清国果真联手,我大明北疆万里防线,处处烽火,纵有百万雄兵,亦难免左支右绌。

故此,臣以为,当有所取舍。”

“臣之浅见,辽地……或可暂弃。”

此言一出,殿内微微骚动。

弃土之言,非同小可。

哪怕辽地还未完全到手。

张居正不待他人质疑,便迅速陈述理由:

“陛下明鉴。

辽国虽名义上附我大明,然其国势衰微已久,兵备废弛,民心涣散,实难倚为屏障。

而我军前往辽地的马芳,虽勇猛有余,然其才具,比之蒙古‘四獒’恐犹有不及。

以疲弱之辽军,佐以非‘四獒’之敌的将领,若遇蒙古帝国之主力,胜算渺茫。

若强行固守,非但辽地必失,更会徒耗我大明之兵,此诚得不偿失。

不若主动后撤,坚壁清野,将兵力集中于金州与九边,方是稳妥之道。”

殿内不少大臣闻言,皆面露思索,甚至微微颔首,觉得首辅所言虽无奈,却不失为老成谋国之策。

戚继光等人虽有所意动,但却似是顾及张居正之身份,权衡之下,终是沉默。

而朱胜心中却不由得微微一叹。

“难道,真的要放弃这快到嘴的辽地吗?”

“到嘴的鸭子啊!”

“未战先怯,当真行吗?”

“看来戚继光他们应该还有想法。”

“可都想着得罪张居正不太好吧。”

“戚继光的圆滑性格的确是有利有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