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朱胜微微颔首,郭靖所述虽无蒙古详尽计划,但勾勒出的轮廓已足够惊心。

他目光扫过殿下肃立的几位重臣,沉声道:

“吕芳。”

一直静侍在侧,如影子般悄无声息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臣在。”

“传朕旨意,即刻召内阁和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速至无逸殿议事。”

“臣遵旨。”

吕芳声音尖细却沉稳,没有丝毫拖沓,立刻转身,对殿外侍立的小太监们低声而迅速地吩咐下去。

一道道命令如同水波般荡开,脚步声和低语声在宫墙间快速传递。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沉重的脚步声便在殿外响起。

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成员率先赶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之色。

随后,武将们龙行虎步而至,眉宇间带着战场磨砺出的煞气。

文官武将,迅速按品阶班次站定,将原本空旷的无逸殿站得满满当当。

朱胜没有让众人过多猜测,直接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诸卿平身。事态紧急,虚礼就免了。”

“郭靖,将你方才所言,再与诸卿详细分说一遍。”

“是,陛下。”

郭靖抱拳。

他再次用沉稳而清晰的语言,将自己所知、所见、所推断的一切,条分缕析地陈述出来。

待郭靖说完,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诸卿。”

朱胜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沉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郭靖所言,想必诸位都已听清。

蒙古铁木真野心勃勃,欲倾国之兵南下,其锋锐首指我大明。

值此危局,朕想听听诸卿之见。

有何看法,尽可直言。”

话音落下,殿内短暂的安静便被一声沉稳的步伐打破。

只见兵部尚书戚继光越众而出,身姿挺拔如松,抱拳行礼:

“陛下,臣有拙见。”

“讲。”

朱胜微微颔首。

“陛下,

根据郭靖提供的讯息,结合近年边关谍报及对蒙古用兵的习惯,

铁木真若是多路并进,有三处,不可不防。”

“其一,辽地!”

他语气笃定:

“辽国自昔年被金国重创,险些灭国后,国力至今未曾完全恢复。

蒙古不知辽国已暗附大明,必遣一支偏师,甚至主力之一部,由此叩关。

若破辽,便可从辽地攻我大明一个出其不意。”

“其二,原金国故地——即现今我大明金州。”

戚继光目光扫过众人,分析道:

“金州新附不久,虽经大力整顿,然根基犹未完全稳固,且地处平原,利于蒙古铁骑驰骋。

此路,必是硬仗、恶仗之所!”

“其三,便是正面对撼我大明国本之路。

铁木真绝不会放过九边重镇。

九大重镇,万里边墙,必将面对蒙古大军主力!”

戚继光刚刚说完,殿内诸臣尚在消化这三条可能的主攻路线与严峻形势,一位身着绯袍、气质雍容沉静的大臣便缓步出列。

正是内阁重臣谢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