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莉达闭上眼睛,跟着鸟鸣的节奏轻轻摇晃身体,嘴角慢慢勾起一抹浅笑。

那天下午,她第一次主动拿起针线,在香包上绣了一只小鸟,还把香包送给了和她一样孤独的小男孩。

志愿者索菲亚看着这一幕,眼眶湿润:“以前孩子们总是做噩梦,自从有了香包,好多孩子都能睡整觉了。”

活动接近尾声时,叶听晚在安置点的空地上,带领孩子们和志愿者一起搭建了一个“香道小课堂”。

她教大家用当地常见的苹果花和薄荷,搭配带来的“拟雪莲”精油,制作简易的安神香包。安东学得最快,还举一反三,在香包里加入了自己晒干的向日葵花瓣:“这样,香包就有我家院子的味道了!”

叶听晚看着孩子们专注的模样,忽然想起在云南西双版纳,岩光带着傣族年轻人制作香丸的场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却因为香气,有了相同的温暖。

她拿出手机,给孩子们播放岩光发来的视频,视频里,傣族妇女们对着镜头挥手,嘴里说着“愿香气守护你们”的傣语祝福。

“我们虽然离得远,但香气能把我们连在一起,”叶听晚对孩子们说,“等和平了,欢迎你们来中国,看看雨林里的香树,闻闻真正的‘雨林合香’。”

离开基辅那天,孩子们都来送行。安东把绣着向日葵的香包送给叶听晚:“阿姨,等向日葵开花了,我会把花瓣寄给你,我们一起做新的香包。”

卡佳则递来一张画,画里是叶听晚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做香包的场景,背景是盛开的向日葵和雨林里的小鸟。

叶听晚接过礼物,紧紧抱了抱孩子们,眼眶湿润:“我等着你们的向日葵花瓣,也等着你们来中国的那一天。”

飞机起飞时,叶听晚看着窗外的基辅渐渐远去,手里握着安东送的香包,鼻尖萦绕着向日葵与薄荷的清香。

她打开手机,给全球香盟的伙伴们发了一条消息,附上孩子们的照片:“香气已经送到,孩子们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回应。”

没过多久,手机屏幕亮起,岩光发来一句傣语,翻译成中文是“香脉相连,心向和平”。

卡皮尔发来一张檀香林的照片,配文“愿檀香的香气,驱散所有苦难”。

陆裴铭则发来一句简短的“做得好”,后面跟着一个香水瓶的表情。

叶听晚看着这些消息,嘴角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