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疗愈香途 (1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开春后的第一个清晨,叶听晚带着“香道疗愈”项目的第二批香品,登上了前往乌克兰基辅的航班。
行李箱里,一半是岩光连夜赶制的“雨林合香”香丸——每一颗都裹着傣族织锦纹样的棉纸,另一半是卡皮尔老香师亲自研磨的檀香木片,木片上还刻着拉贾斯坦邦特有的沙漠花纹,最底层则整齐码着陆裴铭捐赠的“拟雪莲”精油,瓶身贴着“镇静舒缓”的中文与乌克兰语双标签。
“这批香品都做过过敏测试,”季晴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当地志愿者已经提前培训过,会协助你们开展活动,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
叶听晚握着手机,看着窗外逐渐缩小的魔都轮廓,轻声回应:“放心,我们会把每一缕香气都送到孩子身边。”
抵达基辅时,当地正飘着细雨。志愿者索菲亚早已在机场等候,她穿着厚重的羽绒服,手里举着一块画着香包的牌子,看到叶听晚,立刻迎上来:“叶小姐,孩子们都在郊区的安置点等着你们!”
安置点由废弃的学校改造而成,教室的窗户糊着塑料布,寒风从缝隙里钻进来,却挡不住孩子们好奇的目光。
叶听晚刚走进教室,十几个孩子就围了上来,其中一个叫安东的小男孩,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是一座种满向日葵的院子。
“这是我家以前的院子,”安东用生硬的英语说,“妈妈说,向日葵开花时,院子里特别香。”
叶听晚蹲下身,从包里拿出一瓶“拟雪莲”精油,滴了一滴在安东的手帕上:“你闻,这个味道像不像向日葵开花时的阳光味?”
安东凑近手帕轻嗅,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小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叶听晚趁机拿出彩色丝线和香包布,教孩子们将香丸和檀香木片装进布包里,再用丝线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安东绣了一朵小小的向日葵,一个叫卡佳的女孩则绣了一只和平鸽,针脚虽歪歪扭扭,却满是对未来的期盼。
“香包要放在枕头边,”叶听晚一边帮卡佳整理丝线,一边轻声说,“闻到香味时,就想想开心的事,比如妈妈做的点心,比如院子里的花。”
卡佳点点头,将绣好的香包紧紧抱在怀里,用乌克兰语小声说:“谢谢叶阿姨,我会每天抱着它睡觉。”
接下来的一周,叶听晚带着团队走遍了基辅周边的三个安置点。
在切尔尼戈夫的安置点,她们遇到了一位失去双亲的小女孩莉达,女孩总是躲在角落,不说话也不吃饭。
叶听晚没有强迫她参与活动,只是每天在她的床头放一颗“雨林合香”香丸,再用彩笔在纸上画下傣族雨林的样子。
第五天清晨,叶听晚刚走进教室,就看到莉达拿着香丸,怯生生地走到她面前:“阿姨,这个香味里,有小鸟叫的声音吗?”
叶听晚心里一暖,拉着莉达的手,打开手机里傣族雨林的鸟鸣录音:“你听,这是雨林里的小鸟,香丸的味道,就是从这样的地方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