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今日,我李白,便借刘城主的这方宝地,以我这壶中薄酒,会一会,你们这些,来自‘未来’的,有趣的朋友!”

他没有问众人是否会饮酒,也没有问众人是否愿意。

那是一种,独属于诗仙的霸道的浪漫。

专家们再次面面相觑。

随即,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无比灿烂的笑容。

他们不再矜持,不再客套,纷纷上前,随意地在那张桌案旁寻了位置,坐了下来。

何镜山教授,这位平日里滴酒不沾的老者,此刻,竟是第一个,拿起了面前的酒杯。

李白亲自为众人斟酒,那清冽的酒液,从白玉葫芦中倾泻而出,带着一股浓郁的、不知名花果的芬芳。

“请!”

没有多余的祝酒词,只有一个字。

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那酒,入口辛辣,如同一团火,瞬间点燃了整个胸膛。

可那火热之后,却又是一股极致的、清冽的回甘,仿佛能洗去人心中所有的尘埃。

“好酒!”一位专家忍不住,抚掌赞叹。

李白闻言,只是笑了笑。

他没有去接这个话茬,也没有去问众人,关于“千年之后”的任何事情。

他只是斜倚在凭几之上,一手搭着膝盖,一手轻轻地用指节敲击着桌面,那双明亮的眸子,看着窗外清晨长安城的风光,仿佛陷入了某种沉思。

整个雅座,再次安静了下来。

只有众人那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和窗外那若有若无的市井喧嚣。

刘楚安静地坐在一旁。

此刻,不是他该说话的时候。

他只是在等待。

等待着,这位诗仙,为这些远道而来的“知音”,献上他最珍贵的礼物。

不知过了多久,李白那敲击着桌面的手指,忽然停住了。

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脸上带着几分醉意的异乡来客。

李白缓缓开口,声音不再是之前的疏狂,而是带着一种,更为深沉的、吟唱般的韵律。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此乃古人之乐,今日,我李白无鱼可烹,亦无书可赠。”

他顿了顿,嘴角再次勾起那抹洒脱不羁的笑容。

“唯有,这胸中几句不成调的诗,权当是为诸君,洗去这一路的风尘吧。”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那扇雕花的木窗,任由那带着烟火气的晨风,吹乱他的发丝。

他望着窗外,那长安的坊市,与天上那轮刚刚升起的太阳。

仿佛在与整个天地对话。

“朱楼非是今人造,疑有鬼神授天工。”

“忽闻高士临此地,满座皆是经纶胸。”

“江南烟雨尚在目,长安风月已入梦。”

“人生百年如过隙,何妨对月饮千盅?”

“我有利剑可斩棘,亦有醇酒敬英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一首诗一气呵成!

没有一句,是他们熟悉的、早已刻在DNA里的千古名篇。

却字字句句,都仿佛,是为此刻,此景,此人,量身打造!

“朱楼鬼神工”,赞的是这青瑶山庄的巧夺天工。

“满座经纶胸”,敬的是在座诸位的学识风骨。

“江南烟雨尚在目,长安风月已入梦”,更是精准地,道出了他们这一日,从水乡到古城的,如梦似幻的行程!

而最后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更是化用了高适的千古名句,却又用一种,更为豪迈、也更为自信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些“千年之后”的知音的,最高敬意!

这是何等的才情!又是何等的气魄!

一首诗吟罢,整个流云坊,乃至整个世界,都仿佛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在座的所有专家,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呆地看着那个依旧凭窗而立的白衣身影。

他们的眼中,是震撼,是敬佩,是狂喜,更是一种亲眼见证了“神迹”之后,难以言喻的,巨大的,幸福。

何镜山教授那只端着酒杯的手,在微微地颤抖。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两行,滚烫的浑浊的泪水,顺着他那布满了皱纹的脸颊,悄然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