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把酒临风邀太白,一入长安皆是客 (1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周遭那活色生香的市井喧嚣,仿佛在这一刻被一只无形的手悄然抹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穿过熙攘的人流,越过古朴的街巷,牢牢地钉在了“流云坊”二楼窗边,那个倚窗而立的白衣身影之上。
是他吗?
真的是他吗?
那个“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谪仙人?
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士?
尽管内心早已翻江倒海,但数十年来养成的学者严谨,还是让他们强行按捺住了心中的激动,没有像普通游客那样发出一声惊呼。
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用一种近乎于贪婪的、带着审视与考究的目光,去观察,去印证。
他们看到,那男子身形高大,却不显得粗壮,一身月白色的襕衫看似随意,实则料峭挺括,在微风中衣袂飘飘。
他的头发未用发冠束得一丝不苟,仅用一根木簪松松地绾着,几缕不羁的发丝垂落在耳侧,随着他仰头饮酒的动作轻轻晃动。
他的相貌,并非是那种符合当下审美的精致俊美,而是一种更为深刻、更具风骨的朗逸。
面容清癯,眉骨很高,鼻梁挺直,那双看似因醉意而显得有些迷离的眸子里,却藏着一片璀璨的星河,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通透,和一种超然物外的疏离。
这份气质,这份风骨……与他们曾在无数诗篇与画卷中想象过的那个身影,是何等的……契合。
就在这时,刘楚的声音在他们耳边轻声响起。
“诸位先生,既是遇到了故人,何不上前,一叙旧情?”
这句半开玩笑的话,如同一声号令,瞬间点燃了专家们心中最后的一丝矜持。
“走!去看看!”李敬同教授第一个迈开了脚步,那份急切,竟像个要去见偶像的少年。
一行人不再犹豫,快步穿过街道,走进了那座名为“流云坊”的雅致乐坊。
坊内的伙计似乎早已得了吩咐,并未阻拦,只是对着他们躬身一礼,便侧身让开了一条通往二楼的道路。
踏上那发出轻微“吱呀”声的木质楼梯,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回音之上。
专家们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速。
当他们最终抵达二楼的回廊时,发现这里极为清静,与楼下大堂的热闹截然不同。
那位白衣男子,依旧倚在临窗的雅座边,自顾自地,欣赏着窗外朱雀大街的早间风光,对他们的到来,仿佛毫无察觉。
众人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在距离雅座数步之遥的地方,停了下来。
一时间,竟无人敢上前搭话。
还是刘楚,打破了这份宁静。
他上前一步,对着那白衣男子的背影,朗声笑道:“太白先生,好兴致。独自一人在此独酌,岂不寂寥?今日,有几位从远方来的鸿儒雅士,亦是先生的故交,特来拜会,不知先生,可愿一见?”
那白衣男子,这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他的目光,从刘楚的脸上缓缓扫过,最终,落在了何镜山、李敬同等一众专家的身上。
他 的眼神,没有丝毫普通人见到这般阵仗时的惊讶或谄媚。
那是一种极为平淡的、带着几分醉意的、纯粹的好奇。
仿佛在他眼中,眼前这群足以让整个华夏学术圈都为之震动的泰山北斗,与窗外街边一个卖胡麻饼的小贩,并无区别。
都是客,都是景。
他没有起身,只是随意地用手中的酒葫芦,对着众人,遥遥一晃,嘴角勾起一抹慵懒而疏狂的笑意。
“哦?故交?”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的磁性,不急不缓。
“我李白一生,浪迹四海,所交之人,或为贩夫走卒,或为王公将相。故交,倒是不少。却不知,是哪一阵风,将诸位,吹到了我这长安城啊?”
这番话,说得,是何等的洒脱,又是何等的……“无礼”。
他没有问众人的名姓,也没有问众人的官职,只是问,是“哪一阵风”。
仿佛在说,你们的到来,与我而言,不过是与这窗外的晨风一般无二的过客罢了。
何镜山与李敬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哭笑不得,却又无比欣赏的神情。
这,才是李白!
这才是那个,敢让高力士脱靴,敢让杨国忠捧砚的李太白!
何镜山上前一步,学着古人的样子,对着那依旧安坐的李白,长长一揖。
“太白先生,风采依旧。我等,皆是先生千年之后的,书迷罢了。今日有幸,得见真容,实乃三生之幸。”
“千年之后?”李白闻言,眉毛微微一挑,那双迷离的眸子里,终于透出了一丝真正的好奇。
他上下打量着眼前这群衣着奇特、言语古怪的“老者”,随即,仰头大笑起来。
那笑声,清朗,豪迈,不带一丝杂质,回荡在空旷的二楼回廊之上。
“哈哈哈哈!好一个‘千年之后’!有趣,有趣!”
他笑罢,竟真的站起身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没有去扶何镜山,而是走到桌案旁,从上面取下几个干净的白瓷酒杯,一一摆在桌上。
然后,他将自己的那个白玉酒葫芦,放在了桌案的中央。
“也罢!”他一摆衣袖,对着众人,豪气干云地说道,“管他什么千年之前,千年之后!管他什么鸿儒雅士,贩夫走卒!能在此处相遇,那便是缘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