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这些明朝官员,特别是陕西那边的、三边总督之类的,有几个是真的罪大恶极的?没有啊!但是偏偏就是时运不济,一个接一个不是被免官就是被下狱,甚至,看看那杨鹤,都不是免官下狱然后变成庶人被放出来了,那甚至都被充军了!

他都做到了三边总督,他儿子都成了宣大总督,杨鹤的年纪可想而知,这么大岁数了,竟然还要充军,还最后连个抚恤都没有,多惨!多倒霉!

但是他们原本还以为,只是陕西那边的官儿难当,倒霉,可谁知道,竟然连兵部尚书都是如此。

“这都换了几个兵部尚书了……”有官员低声道。

他之前并没有怎么注意兵部尚书的人选,但是现在甫一回想,便突然发现,好像已经走马灯一样换了好几个了!

反正,至少不是什么安稳的位置,貌似被免职或者下狱的都已经有了……

兵部尚书啊!这一部尚书之位,正常情况下那可是人人趋之若鹜的,虽然这官职不如吏部户部尚书,但是那也到底是尚书。可现在看来,在当时的明朝朝廷里面,说不定都要和三边总督一个待遇了……

太可怕了。

竟然能够让一部尚书都变成消耗品……

还好自己所处的天下不是这样的,这可真是遇上了好时候啊!看来,得告诫子孙,虽然出仕为官、报效朝廷乃是正道,但是也要随时关注天下大势,如果真的碰上了如同明朝朝廷这个状况……不行就还是趁早辞官回家吧……

别把自己、自己一家子、自己祖祖辈辈的名声之类的都给搭进去还落不着好。

有类似想法的官员很多,更有一些自身境况确实不如何的官员甚至因此坚定了辞官的决心。

【作为兵部尚书,杨嗣昌知道自己被朱由检任命的原因就是各种战事,因此,他一上来就在这个方面给出了多种计划。】

【第一,是明确朝廷的大的战略方向。】

【说实话,不说杨嗣昌这个战略制定的到底正确还是不正确,但是他这个思路确实是对的……一个朝廷,一个国家,那就是应该有一个大的战略方向才行,不仅是在真的遇上事儿的时候,就连平时,也应该如此,有了一个大的战略方向,才能再谈其他,再谈各种短期计划。】

【不过话说回来,杨嗣昌一上来就干这个,难道意思是之前的明朝朝廷在这么些年中,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统一的战略方向?】

【要真的如此,那也太可怕了。】

【说回正题,杨嗣昌的战略方向简单来说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明朝现在是内外皆有战事,但是朝廷的兵力和财力都不允许朝廷长期维持双线作战,或者说,不能够维持高强度的双线作战——如果是低强度摸鱼划水那种倒是可以。因此,如今的明朝朝廷就必须对内外战事分出一个优先级来,是把资源优先供给边军,还是优先供给内部镇压农民起义?】

【杨嗣昌坚定表示,那当然是后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