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但是还有更多的起义军并没有因此而动摇——或者说,至少在目前,起义军的主力也并没有因此动摇。】

【这里的起义军主力,特指李自成和张献忠。】

【高迎祥身死后,他的余部直接选择投奔李自成,并且推举李自成为第二任“闯王”,继续征战;而张献忠所部,则依旧在中原地区作战,虽然在高迎祥之后他就成为了中原地区的朝廷军队的主要目标,但是他依旧多次获胜。】

【还是那句话,高迎祥这个目标选择固然有效,但是起义的根本并不是在于哪个人或者哪些人突然脑子不正常,或者莫名其妙有了巨大的野心,而是因为百姓们活不下去。】

【只要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那么起义的队伍就会是源源不断的。】

【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这些话其实早就已经讲过,如今不过是又一次说了出来。

头脑清醒的皇帝们对此其实都心知肚明,当然,如果是他们当政,那自然也不会放任天下到了这般地步——可是要是让他们因此就承认农民起义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那就不可能了。

作为对此深有体会的朱元璋也叹道:“百姓们确实如此,只要能活下去,谁会做这样的事情?这还是日后的大明出了问题……不过,当朝廷招抚的时候,也还是不要从贼为好啊。”

百姓们是个什么情况,朱元璋可以说是比九成九的皇帝都更能够明白和理解。

哪怕是很多开国皇帝,对百姓境况和心理的了解也比不上他。

谁让他就是亲历者呢?而一部分开国皇帝虽然却并非是亲历者。

他知道,百姓们走到这样的地步,甚至农民起义的浪潮越来越高涨,尽管朝廷如此不断镇压也没有效用的根本原因所在——虽然他深刻觉得,是大明朝廷在那个时候从一开始就没有给出足够的重视,但是话又说回来,大明朝廷当时的做法其实也就是正常的应对常规贼寇流寇的方法和态度。

这方面如果不从后续发展上说的话,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可以指摘的地方。

平常地方上出现民变,出现贼寇流寇,不就是这么个章程么?

除了天纵奇才,或者已经知晓后续发展的上天眷顾之人,剩下的人,又有几个能够从一开始的民变,预料到后来这样席卷半壁江山的烽火?

没有人。

而显然,他也不可能苛求大明日后的朝廷官员一定要存在天纵奇才——这样的人才,从古至今,有超过十个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