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简而言之,卢象升非常重视、也非常忌惮高迎祥所部,毕竟七万人里头,竟然就有三四万的精锐骑兵,他甚至将高迎祥比作了唐朝时期的安禄山和史思明。】

“啊?唐朝的安禄山和史思明?”李世民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当时明朝的一些将领对高迎祥的评价是这样的。

安禄山和史思明是谁?那是直接将大唐从盛世拖入深渊的家伙。

如果没有这两人,虽然大唐积攒的各种矛盾和弊病还是会爆发,但未必会有如此急转直下之景,或许,也就是类似其他王朝那样,缓慢衰弱下去。

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人的出现,直接把大唐拐到了另外一条路上。

所以,高迎祥竟然被这个卢象升视作是安禄山史思明一类的人吗?

不是李世民瞧不起高迎祥的战斗力,其实高迎祥的作战能力不弱,且个人魅力足够,威望也足够,能够在本来各自为战的起义军中真的有不小的号召力,此人确实并非寻常人物。

但是怎么就能用安禄山史思明做比呢?

再怎么说,那两人也是把大唐从盛世一把拉下来,甚至直接踢到了深坑之中的家伙……虽然这里面李隆基本人的贡献同样不小……

但是明朝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那是已经进入了末期,是早就已经从盛世不断衰弱下来的王朝末年。

所以,高迎祥再怎么样,也不能起到和安禄山史思明两人的作用,顶多,是带着起义军把已经衰弱的明朝变得更加虚弱,甚至是杀进京城干掉明朝。

但是这和安禄山史思明可不能完全一样了啊。

怎么就能说他不让安、史呢?

至于说卢象升后半句“庙堂或未之深知耳”,李世民倒是认可的。在这一点上,他和朱元璋的观点一致,如果明朝朝堂真的意识到起义军的杀伤力,尽早足够重视,那么也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朝堂上其实还是不清楚起义军的杀伤力啊。

但,按照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朝廷希望得到转折即将到来,又是针对高迎祥……高迎祥真的要被明朝军队给干掉了?

闯王——他没了,那接下来是谁?就是那张献忠和李自成?

从一开始,得到重点介绍的就是这三人,现在高迎祥疑似走向结束,就剩下那两人了。而李自成是闯将,他莫不是要成为下一个闯王?

【也如此,明朝朝廷决定用尽全力歼灭高迎祥,再谈其他——崇祯九年五月,卢象升把自己麾下的军队全部调集到了洛阳一带,从而堵住起义军由陕西折回中原的道路;时任陕西巡抚孙传庭和三边总督洪承畴则调动大军,充当围剿高迎祥的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