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朱元璋所说的正视威胁、重视贼寇,可不是只指这些方面。真正的重视,那是要真刀真枪、调动大军、调动朝廷的各种资源的,但是当时的大明朝廷这么做了吗?

其实并没有。

虽然换了信任三边总督,并且也要求陕西以及其他各处剿匪,但是实际上,朝廷还是没有调动多少资源。

其他地方的官员呢?其他地方的军队呢?相应的官职、权力、粮草军械等等呢?

并没有那么重视。

所以,当时的朝廷对这些贼寇的重视程度根本不够,所以,也才让这些贼寇发展到现今这个规模。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些贼寇可能造成的危害,这也不算什么,当时这群人刚刚起家,一穷二白,还没有什么战绩,人数也没有那么多,朝廷当做常规的流寇民变处置,无可厚非。

但是后来呢?接下来,这些贼寇横跨陕西、山西、河南乃至湖广地区的时候,朝廷就应该重视起来了!

寻常的贼寇,如何能够在这么大范围的地区内流动作战,并且规模还并没有因为改换地区而缩减,反而越发壮大的?寻常的贼寇,如何能在这么流动之中,还屡屡获胜,把朝廷的军队压下去的?

这个时候,就应该重视起来了!真正的重视起来!

但是大明依旧没有。重视程度确实加深了,但是还是不够重视……

到了后来,这群贼寇甚至把魔爪伸向了老朱家的祖坟……总该非常重视了吧?但是还是不够重视。

对于朝廷的这个反应速度……朱元璋实在是非常不满。同样的,对于朱由检的敏锐度,他也非常不满。当然,对于下方那些主要将领、一方主帅对战局的敏锐程度,他更加不满。

皇帝不行,他不高兴,但是到底皇帝不是将领;可是那些将领呢?他们怎么也能这么意识不到?

【不过,明朝朝廷所希望的转折确实很快就要来了。】

【这一回,明朝军队没有分散兵力继续追击各路起义军,而是打定主意聚集全力,先把一个起义军队伍解决了,然后在慢慢着手对付其他的起义军——这个思路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毕竟分散开来,这么长时间基本上只顾着疲于奔命了,倒不如试一试集合起来。】

【而且,实际上,虽然起义现在轰轰烈烈,但是起义军目前确实又还没有真正到了成熟的时期,他们还相对比较青涩,很多时候的决断和情况也不够完善。】

【明朝朝廷这一次选择的对象,正是闯王高迎祥。】

【他们选择高迎祥的原因想必大家也能想到,就是因为高迎祥现在堪称是起义军的首领、核心。】

【卢象升就曾经上奏折表示,“闯王又第一称强,谁能当者?豫楚必将鼎沸矣”。他还表示,“先剿尽闯王一股,余贼方可次第歼散”。按照卢象升的统计,闯王高迎祥的麾下大约有七万人,妇女大概一两万,丁壮大概一两万,精锐骑兵则可以达到三四万——“此贼不让安、史,庙堂或未之深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