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丁洪涛请教云超,钟书记点拨海英 (2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丁洪涛年龄虽大,但是确实是常云超的老部下,这一点常云超也没有客气。
丁洪涛走后,常云超坐回办公桌,拨了市交通局常务副局长廖书旗的号码。电话响了三声才接通,一番客套话,廖书旗的声音带着点敷衍:“常书记,找我什么指示啊?”
“廖局长,光明区防汛公路的材料,怎么还没报给省厅?” 常云超的语气很平和,听不出情绪,但每个字都透着分量,“这项目是市里定的重点,于书记上周还问过进度。局里面不报,万一汛期来了公路出问题,对谁都不好啊。”
廖书旗还是有些心虚常云超,在电话那头顿了顿,语气软了些:“常书记,不是我故意卡,是咱们光明区报的材料里,有几处数据没核对清楚,我怕省厅打回来,耽误时间。”
“数据的事,我们光明区已经核对三遍了,你要是不放心,可以让局里的同志再核对一次,现在是上午十一点,我建议啊今天下班前必须报上去。” 常云超的语气没松。
廖书旗满口答应,挂断电话后,廖书旗骂道:“还真把自己当市领导了!”
周海英在省城待了三天时间,方才等到了省政协副主席钟毅。钟毅直接让周海英来到了自己位于省城的家中。这是一处闹中取静的省委家属院,红砖小楼掩映在法桐树下,透着几分经年的肃穆与安宁。
钟毅的爱人系着围裙从厨房迎出来,钟毅很自然地招呼道:“海英来了,晚上就在家吃。你准备两个小菜,晚上海英我们喝两杯。”
周海英看到钟毅对自己热忱的态度,心情就松快了几分。他跟着钟毅走进客厅,在藤椅上坐下。客厅布置得简朴而雅致,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文件。周海英注意到钟毅两鬓的白发比在东原时又添了不少,心头不禁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愫,既有亲切,又带着几分物是人非的感慨。
“钟书记,这才几个月没见,您好像清减了些?”周海英关切地问道。
钟毅摆摆手,语气平和:“瘦些好,瘦些轻松。倒是你,海英,我看着憔悴了不少。今年有四十了吧?怎么额头上也有白头发了?”
周海英苦笑道:“钟书记,我今年都四十一了。不瞒您说,最近烦心事实在是多,睡不着觉,明明身子乏得很,脑子却停不下来,精神总是高度紧张,休息不好。”
钟毅点了点头,目光温和却透着洞察:“海英啊,你这辈子太顺了,可以说没经历过什么大的挫折,就直接走到了县处级领导岗位上。身边围着的人多,奉承话听多了,遇到点风浪就容易失衡。要我说,有些挫折未必是坏事,对你的成长有好处。”
周海英尴尬地笑了笑:“钟书记,要是一般的困难挫折,我也不至于此。可眼下这事,实在是绕不过去的坎啊。”他试探着问道,“钟书记,您听说昌全的事了吗?”
钟毅神色凝重了些:“有所耳闻。听说已经押回来了。”
“是啊,”周海英语气急切起来,“钟书记,要是您还在东原主政,断不会如此处理嘛。您肯定会网开一面,手下留情。可现在于书记非要从严从重,说要…要枪毙!这分明是落井下石,对我们周家釜底抽薪啊!还让我把迎宾楼关了。钟书记,您说这不是带着目的整人吗?”
钟毅静静地听着,等周海英把满腹的委屈和不平都倒完了,才缓缓开口:“海英啊,你对形势的判断,我看有失偏颇啊。你说说,依你的理解,伟正同志为什么非要严办魏昌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海英脱口而出:“还不是看我家老爷子失势了,想来个墙倒众人推?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什么人情往来都是虚的,大家敬畏的不是你周海英这个人,而是那个位置!”
钟毅轻轻摇头,语重心长地说:“海英,你都没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就在这儿妄加揣测,甚至对一位市委书记品头论足,这显得很不成熟啊。”他见周海英要辩解,抬手制止了他,“你说说,鸿基秘书长为什么失势?”
周海英怔了怔,摇头道:“钟书记,实不相瞒,上面的情况我知道得不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不敢妄加猜测。”
钟毅继续道,“为官从政有三条红线绝对不能碰:一是政治红线,二是经济红线,三是生活作风红线啊。只要不揣错兜、不上错床、不站错队,就不会出大问题。但这三条只要犯了一条,就必须承担后果。”
周海英急忙辩解:“钟书记,我父亲的为人您是清楚的,这三条他一条都没碰啊!”
钟毅颔首:“鸿基秘书长的品行,无论是我个人还是组织上,都是有数的。他确实不存在这些问题。但你呢?你敢保证自己一条都没碰吗?”
周海英愣住了。钟毅接着点明:“你把和道方书记的合影挂在迎宾楼,是什么意思?是想告诉东原的干部群众,你背后是省委书记吗?海英啊,就这一点,你就犯了大忌!犯了政治上的大忌啊,你说伟正同志让你关停迎宾楼,是对还是错?”
周海英急忙解释:“钟书记,那照片我早就撤下来了!”
钟毅意味深长地说:“挂一天也是挂,招摇过市就是辜负领导的信任。”见周海英语塞,他继续道,“第二是经济问题。你在东洪倒卖建材的事,省委领导不是不知道。要不是看在鸿基秘书长和瑞凤同志为你说话的份上,当时就能法办你。光这两点,道方书记对鸿基秘书长就已经有了看法。”
钟毅神色愈发凝重:“最关键的是第三点。魏昌全作为老领导信任的秘书,竟然携款外逃。这让省委主要领导怎么看待东原的干部?怎么看待鸿基秘书长?领导难免会想,鸿基秘书长身边怎么尽是这种干部?这种作风?还敢放心使用吗?”
周海英听到这里,只觉得浑身发冷,冷汗直冒。
钟毅目光深沉地看着他:“幸亏伟正同志和东原公安坚持不懈地把魏昌全抓回来了。只要人抓回来了,秘书长就有澄清的机会。要是魏昌全一直逍遥法外,鸿基秘书长身上就永远背着这个包袱!据我了解啊,魏昌全涉嫌犯罪主要不是在市委办工作期间,这说明鸿基秘书长在使用他时,他还是个合格干部。后来的问题,是他个人蜕变造成的。海英,现在你明白伟正同志为什么非要抓回魏昌全了吧?”
周海英瘫坐在太师椅上,浑身无力。钟毅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叹了口气:“这些道理并不深奥,你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怎么能说伟正同志是在整你、害你?伟正书记是省委派去的,是经过严格考察的,是有胸怀、有担当的好干部。海英啊,出了问题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周海英豁然开朗后,突然感到难以承受。他一直憎恨的于伟正,竟然是在为他的父亲、为周家的长远考虑。钟毅继续道:“不瞒你说,这些事我和秘书长交流过。秘书长的本意是想保魏昌全一命,但伟正同志综合考虑,一是魏昌全确实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二是要对潜逃干部从严惩处。只有这样,才能以儆效尤。当然,政治上的影响,你慢慢感悟!”
周海英听说魏昌全还是要被枪毙,心头又是一紧,只觉得胸口发闷,喘不过气来。他用手紧紧捂住胸口,眼圈微微发红:“钟书记,我们知道错了。损失多少钱我周海英倾家荡产都愿意赔,求您跟于书记说说,留昌全一条活路吧?钟叔叔,我求您了!昌全他本质不坏,就是家里太穷,想多挣几个钱……”
钟毅面色肃然:“海英啊,有些错能弥补,有些错不能。昌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讲已经是政治问题了。按照伟正同志的说法,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作风,不杀对不起东原的父老乡亲。”
周海英只觉得天旋地转。想到身边又一个好友将被处决,加上之前的罗腾龙,已经有两个人丢了性命,他几乎崩溃。
这时,钟毅的爱人端菜上桌,简单的四菜一汤,却飘着家常菜的香气。钟毅拍了拍周海英的肩膀:“先吃饭吧。事情要一件一件办,饭要一口一口吃。”
饭桌上,钟毅不再谈魏昌全的事,而是问起东原的近况,问起老部下的工作生活。周海英一一作答,心情渐渐平复下来。钟毅语重心长地说:“海英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咱们当干部的,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个人得失荣辱,比起群众利益,都是小事。”
周海英低头默默吃着饭,心中波澜起伏。钟毅给他夹了一筷子菜,继续说:“你还年轻,路还长。经历些挫折不是坏事,关键是要从中吸取教训。伟正同志让你关停迎宾楼,也是为你好。那地方太扎眼,容易惹是非。倒不如静下心来,把本职工作做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饭后,钟毅送周海英到门口,握着他的手说:“回去后,主动找伟正同志汇报思想。要相信组织,相信领导。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周海英重重地点了点头:“钟书记,谢谢您!您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离开钟毅家,周海英走在省城的林荫道上,夜风拂面,他的心情虽然沉重,却不再迷茫。
七月初,东原市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七一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散会后,丁洪涛来到于伟正办公室。
于伟正开门见山地说:“洪涛同志,这次市委高度评价你们东洪领导班子啊。你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朝阳同志被推荐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这在九县二区中是独一份啊!”
丁洪涛连忙说:“感谢市委对我们东洪的厚爱!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我们一定认真传达落实您的讲话精神。”
于伟正点点头,问道:“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丁洪涛说道:“书记,东洪党政班子的配备还没有完全到位。我想尽快启动干部调整工作。”
于伟正听完一摆手:“不行。你去东洪时间太短,对干部情况还不熟悉,怎么能贸然调整干部?这件事需要沉淀。”
丁洪涛解释道:“书记,我不是要大动,只是想调整县委办主任。”
于伟正沉默片刻,不冷不热地说:“说说看,你想用谁啊?”
丁洪涛赶紧汇报:“交通局办公室主任刘明,业务能力很强,办文办会办事都很稳重。我想调他任县委办主任。”
于伟正直视丁洪涛,语气严肃:“洪涛同志,你这明显是在搞小山头嘛!难道看不出来我最反对的就是山头主义?”
丁洪涛顿时语塞,没想到于伟正的态度如此坚决。于伟正道:“干部工作是大事,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你刚去东洪,首要任务是熟悉情况、稳定局面,而不是急于安排自己人。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丁洪涛连忙表态:“书记批评得对,是我考虑不周。我一定沉下心来,把工作做好。”
于伟正转过身,神色缓和了些:“洪涛啊,你有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好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东洪情况复杂,要团结好班子一班人,特别是要和朝阳同志搞好配合。你呀,要学会依靠本地干部,党政主要领导团结一致,才能带动全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