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孙伯民,苏氏来沅陆县之前,以为孙山身为一县之长,高高地坐在公堂上,蔑视众生。过上衣来张手,嘴来张口的地主老爷生活。

来到沅陆县,看到出去巡视后变得又黑又瘦的儿子,目瞪口呆。

特别临近夏收,儿子天天往地里跑,更是心疼死了。

孙伯民眼红湿润地道:“我家山子,在孙家村,最多也是捡捡谷穗,怎么做了大官人,反而要下地耕田呢?我家山子一心一意为百姓,受了老罪了。”

苏氏更是眼泪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本来让山子读书,就是不想耕田,结果书读好了,还是要耕田。我可怜的山子,都是知县老爷了,怎么还下地干活哩。”

孙伯民,苏氏不理解,他们印象中的知县老爷哪里用得着干活。

像黄阳县的知县,整日蹲在衙门,就没见过他们下地。

孙三叔也不理解啊,连连附和到:“大哥,大嫂,你们说的对,怎么当官还要干农活的?那官岂不是白当了?”

当初鼓励家里的细蚊仔好好读书,以后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

结果呢?瞧瞧山子,依旧忙着种地。读书还要下地,岂不是白读书了?

艾玛,幸好山子在外地当官,村里人个个都以为他过上吃香喝辣的富贵人家的日子,村中的子弟更是以孙山为榜样,好好读书,争取早日不做耕田佬。

艾玛,要是让族中的细蚊仔知道,好好读书还是要耕田的,那干嘛还读书呢?

孙三叔警告地说道:“大哥,大嫂,“山子当知县老爷还耕田”这事千万不要说出去。免得那些八公八婆还以为山子被贬了,不受重用,被罚去耕田哩。”

孙伯民和苏氏一听,觉得有几分道理。

毕竟山子在村里人看来是过上比地主老爷还羡慕的美好生活,万一被知道要耕田,传着传着就不像样了。

孙山哪里知道孙伯民,苏氏,孙三叔怎么想。

戴着斗笠,行走在乡野之间,看到城外这一片水稻,依旧旺盛地生长,不由地高兴了。

看来连续的雨并没有影响水稻的生长,如今只要天晴,就可以收割了。

一路上,还遇到出来给水田放水的百姓。

有些认识孙山的,急着跑过来问:“大人,这雨什么时候停啊?我家的水稻过几天就能割了。”

有些则说:“大人,我家的水田用了鸟粪,哎呦,长得那一个好。可这些天一直下雨,怎么办?大人,要不要求求龙王,让他莫要再下了。”

孙山着急,百姓比孙山更着急。

孙山最多是管治不力,被训斥几句,百姓就惨了,要是颗粒无收,分分钟死人。

孙山赶紧安慰到:“各位,莫急。我已经问过老道长,他说过几天会晴天,雨很快就停了。”

正在城隍庙要打瞌睡的老道长忽然打了个鼻嚏。

疑惑地看了看城隍神,一切安安静静,便继续打瞌睡。

这下雨天,最适合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