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青年听到这话,同样有些伤脑筋,挠了挠头,有些犯难:“尸体倒是好寻,可这头颅......我就没什么把握了。”

“不如二位效仿曹公葬关羽,待我将宁王尸体寻回,再以沉香木为其续首?”

青年的回答,可以说是在对穿肠提出条件的基础上,来了个折上折,但对穿肠对此并未有任何不满,反倒是惊疑不定:“你当真能寻回王爷的尸体?”

“难也不难,不过你当真要让我去做这件事?”青年笑着反问道。

对穿肠陷入了沉默。

他当然能听出对方语气中蕴含着的戏谑嘲讽,像是在说他将如此弥足珍贵的条件,用来寻回尸首,未免太过大材小用了一些。

甚至,对穿肠冥冥中有一种感觉,对方像是知道自己的计划,才会有此一问。

不错,他为了寻回宁王尸体,已经做了精密的计划,且已经开始实施,成功率也有五成以上。

若此刻再以此为条件与青年做交易,未免有些不智。

想了又想,对穿肠忽地看向青年,说道:“我要朝廷取消我等身上的通缉,包括王妃与世子,你可能办到?”

青年会心一笑,脸上露出了些许赞许之色。

像是在说,你终于说到点子上了。

“可以,但你楼中的三百将士,包括白洲先生,都要借我一用,而这也是我来绝世楼要做的第二件事,先生意下如何?”青年说完,似坐得有些乏了,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旋即头也不回地对两人说道:“两位可以好好想一想,不过最好在半个时辰内给我答复,晚了错过了时机,就算是我也没办法帮这一楼之人洗白了。”

说完,青年便从地上抱起了一个睡姿不雅的姑娘,一边小声念叨着‘着凉了怎么办’,一边将人抱到了铺了厚厚两层羊毛毯子的石榻上。

对穿肠则没有去理会青年的举动,只是看向夺命书生,询问道:“你怎么看?”

“若那人当真说到做到,我没问题。”夺命书生道。

绝世楼当中的将士,除了极个别是从王府中带出来,沿途护送王妃世子的,剩下的,都是宁王这些年培养的死士,叫他们去赴死,为王妃世子搏一个未来,他们肯定是没话说。

而他自己,堂堂宗师高手,只要不是对上宗师后期的怪物,或是被困于万人军阵之中,他都有把握能活到最后。

可问题是,那青年当真能说到做到吗?

要知道他们犯得可是谋逆死罪,大明律有明文规定,犯者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

若那青年仅承诺他二人或是绝世楼当中,除世子外,连王妃也一同保下,他二人都能多几分信任。

只因为他们这些人虽是余孽,可毕竟不成气候,王妃又是个妇道人家,娘家人虽在士林颇有声望,可却是有名无权,且士林中人,最为爱惜羽毛,知晓宁王死于叛乱,决计不会帮他说上半句好话。

甚至为了保全自身的名声,对宁王妃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皇上倒也不会为一个没有威胁的女人,太过较真。

可世子就不一样了,身为宁王唯一的传世血脉,如今宁王刚刚倒台,尚有不少忠心的党羽余孽,只要这位世子殿下振臂一呼,便能够啸聚群贼,再起波澜,皇上又怎能放任这样的人活着?

“阁下......”

“不用阁下阁下的叫我,太生分了,叫我博安,或是叔鱼皆可。”

“你是魏博安?!”

对穿肠听到这个名字后,瞬间瞪大了眼睛。

见青年点头承认后,他更是感觉有一口老血想要喷出。

我说博安哥,你是哪来的底气说能帮我们洗脱罪名的?

明明您老人家也才杀了十几个朝廷命官,其中光军功册封的伯爵就有两位,其中一位,甚至还是皇上好不容易扶持的十大将军之一。

这罪名,可不比谋逆来的轻啊!

“脸色别那么差嘛,我这个人虽然有些不学无术,可唯独把大明律研究的比较透彻。”

“谋逆罪,虽是十恶不赦的重罪,可也要定性下来才能依法论处,两位虽是宁王幕僚,可并未参与到梅龙镇一役,若是能立下保家卫国的功勋,再从孝道方面做一做文章,想要脱罪并不是一件难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这绝世楼中之人,就更不用说了,她们本就是被网罗到此的金丝雀,没听说有谁是自荐枕席,因此,从大明律的角度出发,她们和城中那些遭受到宁王剥削劫掠的富商百姓没什么两样,朝廷若是针对他们,传出去不好听是一方面,且这个话题太过敏感了,百姓素来愚昧,素来习惯从最坏最恶的角度去想那些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大人。”

“算是仇富仇权仇贵,如若是清官来操办此案,必然要考虑自身的名声,而酌情宣判。”

“可若是贪官呢,他们可不会在乎百姓乱嚼舌根。”夺命书生问道。

青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现在还有贪官敢来南昌府城么?”

夺命书生和对穿肠听到这话,又看着面前这位书生意气的青年,这才记起。

自从安边伯携数千将士死在了城中,之后又陆续有十余位贪官污吏惨死,那些个平日里就谨小慎微的贪官们,现在就更加的小心谨慎了。

明知道南昌府城是火坑,还往里面跳?

这种人要是成了贪官,爬不到高处估计就把自己给玩死了。

而能来敢来南昌府城,处理宁王谋逆一案的人,只可能是那些贫苦的清流。

“至于王妃,王妃的祖父乃是理学名家,与如今负责宁王谋逆一案的王守仁,有启迪授业之恩,再加上王妃素有贤德之名,对宁王谋逆之心,更是一劝再劝,如今,宁王谋逆,受到牵连的百姓愚昧无知,便会将此乱象归罪于当今皇上,皇上若留王妃一命,方能以仁德之名,最快速度、最大程度地改变这些愚民的观念。”

“至于世子......”

青年说到这里,沉吟片刻,目光挪移到了远处的一处尤为显眼特殊的石雕,旁人或许会疑惑不解。

但对穿肠与夺命书生相视一眼,却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丹书铁券!

“宁王已死,丹书铁券便要由世子来承袭,若世子再投身青山古刹,深山古刹,对外宣称诵经念佛为父赎罪,彻底为宁王之乱定性,自能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