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晋王八斗之才 (2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可今日陈明作为钦差,更是有御史台官职在身。
任谁也想不到他竟会死于修武县。
“如你所言,贼寇胆大包天,任谁也想不到。”
“当下陈明身死,你虽脱不了干系,却也并非首罪。”
“待查明真相后,自己进京寻你大哥请罪便是。”
“儿臣领命!”
待老朱再无异议,朱棡命人备好饭菜后,于餐桌前落座这才说道。
“爹和大哥多年整顿吏制,儿子抵达太原这半年多来,并未发现太过猖狂的贪官恶吏。”
“任上官员纵有休息懈怠懒政,可却无人敢明目张胆,欺民敛财。”
“只不过。”
“儿子到太原第三月时却发现各地官学士子皆出身豪绅之家,寒门学子竟无人能入。”
“哦?”
老朱闻言,当下也不免郑重了几分。
数年前还未重设科举之时,大明选官多乃是察举制的变形。即朝中官员、地方大儒推荐学子到国子监蒙学。
而后国子监研学三年,最后评定才学德行,作为朝廷官员的替补,等候朝廷启用。
而且老朱也有恩旨,凡大明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人可推荐一名自家后辈,以官生身份参与国子监的入监考试。
其余的。
自然是无人推荐的寒门学子,通过层层官学考试,进入国子监。
可此时让老朱不悦的是。
朱标数年前重设科举,更是在各地开办免费官学。
可太原府官学中的学子竟都出自豪绅之家,饶是科举未开之前也从未有如此荒唐之事。
“我朝现已科举取仕,标儿更是派遣国子监博士到各地官学授课。”
“倘若太原官学皆为豪绅之家子弟,怕不是这些脏心眼的打算控制我朝取仕,图谋后世!”
听到老朱这话,朱棡也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当今朝廷以科举取仕。
那官学的教训资源便显得格外重要。
甚至可以说控制了官学,便等同于掌控了入仕之路。
倘若各地皆是如此,那朱标重开科举,给寒门学子的入仕机会便又重新回到了世家豪绅手中。
朱棡不是傻子。
他自然清楚自家大哥之所以重开科举,甚至特设工试。
为的便是给寒门学子一份入仕的机会。
可当他到了太原府,却发现各地官员之中,寒门学子不过十一。
几乎全部都还是出身望族的豪绅子弟。
“你派人查后,为何会出现如此情景。”
“可是那些豪绅之家伙同官学官员,阻止寒门学子进入官学?”
“并非如此。”朱棡看向老朱,沉声说道:“爹,不同于您在朝之时。”
“大哥继位之初便在各地大办官员,去年各地粮产激增。”
“大哥不仅在各地郡县设置官学的同时,还减免了士子入学的礼金。”
“除州府官学外,地方郡县的官学不需考试,只识文断字即可入学。”
“因此即便有人想要阻止寒门学子入学,也是不能!”
相较于老朱在位时,想要进入官员必需有秀才功名,考试前十名外。
如今地方县城的官学压根就不需考试。
仅是童生便能入学。
可以说先前历朝历代,寒门一人读书,全家都要节衣缩食。
而如今的大明。
但凡有心走文仕之路,任谁都能入学。
可也是被朱棡这么一说,当下老朱不免疑惑了起来。
“倘若并非有人从中作梗,阻止寒门学子进入官学。”
“那为何官学之中不见寒门学子?”
“爹,这便是陈明前往修武县的原因,多半也是其被杀的原因!”
朱棡眉头紧蹙,沉沉说道:“陈明调查过后的文书,儿子没找到。”
“可陈明离开州府的前一夜同儿子彻底长谈。”
“当时他便发现太原境内百姓对文仕之路并不在意,多半百姓更愿让自家儿子外出做工,学个手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不济便是找个工匠师傅,走工仕之路。”
“嗯......”
闻言至此。
老朱略微沉吟,便也没有继续追问。
陈明一死,想要知道百姓为何如何,想要知道豪绅之家如何蛊惑百姓便要从头开始调查。
“严查严惩!”
略微一顿后,老朱当即出声道。
“五日之内,咱在太原府亲自监斩一众奸佞!”
见老朱说完便同汤和一并起身,大步朝门外走去。
朱棡赶忙起身问道:“爹,您不坐镇太原府,总揽此事?”
“不用了。”
“你安排的不错,就依你的想法来。”
老朱看向马秀英,笑盈盈道:“妹子,咱同汤和出去几天,你就留在太原府和老三一起。”
“嗯。”
从微末之时,马秀英便一直陪在老朱身旁。
老朱是什么性子,当下准备做什么,她自然也是门清。
也是见自家妹子点头同意,老朱嘴角上扬,笑着点了点头便大步朝门外走去。
待从王弼那里要来军中令牌以及军械后。
汤和带着十余名军中好手,同老朱一起径直冲修武县的方向赶去。
“上位,我先前说的不错吧!”
“嗯?”
“孩子们都出息了!”
汤和脸上满是笑意,此刻看向老朱的目光也不由多了羡慕之意。
毫无疑问。
他们这些老兄弟的子嗣中,朱标自然是最杰出的一个。
可真要说的话,在看到朱标甩他们各家子嗣好几条街,汤和等人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朱标一早便是太子,如今更是大明的天子。
出类拔萃也是必需。
甚至汤和等人只当朱标是有龙气加身,本就是仙人谪凡这才年纪轻轻展露帝王心性。
可如今!
当看到前几年还吊儿郎当,争强好胜的朱棡。
一眨眼的功夫,便也能独当一面。
心智、谋略,不输他人。
遇事冷静,更有大将之风。
此刻同样已为人父的汤和,心底里还真有些羡慕老朱。
“标儿这个大哥当的好。”
老朱语调平平,虽说的漫不经心可心中却也十分得意。
真要说的话,朱樉、朱棡还有朱棣这些个小子,压根就不是从小乖巧之人。
也亏得有朱标这个长兄在,所以在教导这些个小子的事情上,倒是没让他费心。
可这却不妨碍老朱在汤和这些个老兄弟跟前显摆、得意!
毕竟朱家儿孙比各勋贵之家的子嗣更强一些,此乃不争的事实。
“这些个娃娃倒没一个因家中权势,欺民乱法的。”
“也属实是老天给咱们这些老家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