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7章 点兵将横江渡海,大军凯旋奏喜乐 (1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黄龙府外,七曲连塘波光潋滟。赵斌本是趁着闲暇来此游览,不料一进横江大营,却见全军上下笼罩在一片低迷之气中。将士们个个面带颓然,连旌旗都仿佛失了往日的威风。正当他暗自诧异时,折彦质捧着北伐功劳簿匆匆而来,这贤爷只消翻看几页,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缘由。
原来此番北伐,多是陆上冲杀的战功。横江军能分到的功劳,较之岳飞等部确实薄了不少。细看军功四项:斩首、攻城、破阵、夺旗,而横江军一路行来,攻城之战本就寥寥;金军水师名将甚少,斩首之功自然不多;至于破阵争先,更是全在岳飞等军之中。加之横江军成军最晚,资历最浅,那功劳簿捧在手中,竟显得格外单薄。值此凯旋之际,三军同庆,唯独水师营中寂然无声,也难怪将士们心绪难平。
见此情形赵斌沉吟片刻后,便找上了那边营中的慧武,“禅师,孤手中还有一份功劳在,却不知你有没有胆量替横江军士接下啊?”
这慧武出家修行多年,对于功劳自然不甚在意,可是身为一军统帅,自己麾下众将一个个如此颓然,慧武自然也是于心不忍,原本这大和尚枯坐帐内就是在想如何开解众军,现在一听赵斌此言,自然是喜不自胜。
“贤爷说的哪里话,咱们北伐军中向来只有嫌功劳少的将军,哪有贪生怕死的怂包,若有功劳贤爷尽管言来,可若是太小了,大和尚的胃口可是吃不饱啊!”
“哈哈,不小,此不亚于韩帅破高丽、曲帅定西夏,如此功劳不知可合禅师胃口?”
那熊霈是何等人物?当年既能夺得长江第一的名号,自然非泛泛之辈。此刻听赵斌一语点破,他眼珠微转,随即神色一正,倒抽一口气道:“嘶……贤爷,您是想打倭国?”
“不错。怎么?禅师不敢?”
“区区弹丸之地,我横江军渡海便可踏平。只是倭国不比高丽,既非我朝属国,也非大金藩邦,若贸然出兵,只怕落得个‘出师无名’啊。”
“呵呵,何谓无名?”赵斌轻笑一声,不慌不忙道,“今日岳帅清点黄龙府战俘,从中分出四千悍卒。个个身着水干袍,头戴软顶乌帽,所用兵刃皆是二指宽的窄刀。据我军士辨认,攻城战中,就数这批人最为猖狂。那刀虽破甲不易,割肉却利,一番恶战下来,我军虽阵亡不多,伤者却大多出自他们之手——因此,这四千人,已尽数坑杀。”
他略顿一顿,目光凛凛地看向熊霈:“人,是送不回去了。但这满营的倭刀还在。禅师觉得,咱们该不该‘帮’他们……把刀送回去?”
一听赵斌这话,熊霈一咧大嘴,双眉拧在一处,额间那道竖纹微微跳动,“好好好,贤爷宽心,有名目的文章最好做,左右我军在这里也无事,末将请令,今日起兵,为我大军东征出海,讨伐倭国,伐不臣,诛叛逆!”
“好,如此,这一战便拜托熊将军了,不知可用给你调派些人手啊?”
熊霈原本想摆手拒绝,可转念一想这边大军已经开始准备班师回朝了,就算回去以后选新都、修缮宫院需要一些时间,但是冲现在军中这激动的心情,怕是最多也就半载时光,自家贤爷就该进位称帝了,这称帝前的功劳叫从龙之功,称帝后的功劳当时可就弱了三分,只凭横江军攻倭不难,但要想速战速决怕是力有不逮。
因此熊霈略一沉吟当下小声问道:“不知贤爷要何等战果?”
“禅师可还记得那日斩轮之论?”
“过者皆斩?”
“过者皆斩!”
“贤爷,那,那可就真不剩什么了!”
“那等小国,剩下作甚,一道剿灭就是!”
“既然如此,还请贤爷调兵予我,不然只靠我们横江军,等砍完了怕是弟兄们也都累坏了!”
“却不知禅师看上哪军人马了?”
“嘿嘿,贤爷,这种事全军上下谁有杨虎、杨幺他们干的顺手啊,而且这次毕竟是要乘船出海,他们两军之前在江湖之间兴风,想来军士应该较之其他几军更不易晕船,这样登岛之后战力也能不减分毫。”
“好,正好这次北伐他们两军所得功劳也不多,这倭国一事就交由你们去办吧,以你熊霈为三军大帅,杨虎、杨幺、王摩、折彦质四人为副,许宾总理横江军务,统帅横江、宣威、神勇、忠义四军,出率宾府,直取倭国!”
熊霈一听这话,眼睛都瞪大了,心里直犯嘀咕:这地方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那率宾府可是以前渤海国设立的十五个府之一,虽然现在渤海国早就没了,但这座城还在。从率宾府直接穿过日本海,正是从咱们这北方直达日本的一条重要航线。早在唐朝开元二十一年的时候,日本派来的遣唐使就是从这条海路回国的。
不过自从大宋开国以来,北方就一直打仗,没消停过。大金建国也才几十年,靠着士兵能打,把辽国赶跑已经很不容易了,哪还有精力去搞什么海运、造大海船、开发海上贸易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近百年来,所有要去日本做生意的人,都是南下从大宋的明州出发,走大洋路,乘风而行,走这条海路七天就能到日本的博多。
这速度听来虽快,可如今熊霈等人远在北地腹心的黄龙府。若大军先南下行至明州,再转海路赴日,不仅路途迂回,即便耗时十余日赶到明州,也未必能赶上季风。反之若从率宾府直发日本,海上行程不过五日,陆上行军时间亦将大幅缩短。
原本熊霈刚才还想着该如何向自家贤爷进言,让大军走这条百年未通的海路,不曾想自家贤爷竟然抢先一步说了出来,惹得这位三眼鲲鹏上下打量赵斌许久,最后还是赵斌耐不住性子出言问道:“禅师,可是此路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不敢,贤爷所定行军之路,便捷快速,只是,只是霈有些惊诧,贤爷竟然如此精通海事。”
“哈哈哈,别的事没怎么费心学过,不过征讨倭国一事却早有谋划,预案已久。”
“哦?不知贤爷和那弹丸小国有何仇怨?”
“不可说,不可说,禅师若是有心,斩轮之时,地上再多挖两锹就是了。”
熊霈一听这话,面色一肃,沉吟片刻后轻声道:“贤爷,火攻、瘟疫,水淹、毒杀,皆可?”
“百不存一,禅师你便算立不世之功,若让岛上生机断绝,禅师便是千古名臣!孤效太祖之故,赐你熊家丹书铁券,永享钱氏之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