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设宴 (1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太子废黜,秦王遇刺,安王成了储君之位最合适之人。上个月,皇上已经下旨,召安王回平阳。
晏行沉声道:“让眉州那边,不可懈怠。”
他眸色深不见底,“今冬夷族按兵不动,绝非畏战,反倒更像在蓄力。”
靳长川闻言,瞳孔微微一缩,“你的意思是,他们在等时机?”
“是等,也可能是在查。”晏行抬眼,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大夏舆图上,“眉州守军换防不到半年,李成德虽有战功,却不熟悉夷族的游击战术。榷场貌似繁荣,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夷族缺少粮食的处境。”
“这几个月一点动静都没有,说不定是在摸清守军的布防规律,甚至……在等平阳这边出乱子。”
靳长川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舆图,眉州地处大夏西北,是抵御夷族的第一道防线,一旦失守,夷族铁骑不出半月便能逼近平阳。
而如今平阳城内,太子刚废,秦王遇刺,安王即将回朝——储位更迭的关头,正是朝廷最容易顾此失彼的时候。
此时按兵不动,让大夏以为夷族因榷场得到安抚,等时机成熟,他们极有可能起兵一战。
晏行的声音冷了几分,“如今李成德刚到眉州,急于立战功,把心思都放在了榷场上,驻守方面,反倒有些难以兼顾了。”
靳长川一把抓住晏行的手腕,为他诊脉。
明明心里记挂着眉州,却不肯回朝堂,靳长川眼里闪过一丝疼惜。但愿安王,能是一个明君。
......
......
花圃的山茶开得正盛时,姜梨亲自挑了两枝开得最艳的“胭脂雪”,又配上几支清雅的“玉玲珑”,装在霁蓝釉瓷瓶里,亲自送到了慈宁宫。
“花圃上个月便建好了,只是这山茶一直没有好的,今早晨这‘胭脂雪’与‘玉玲珑’刚开,民女便剪了送来,想让太后娘娘先赏个新鲜。”姜梨屈膝行礼,声音温和却清晰。
太后慈祥拉着她的手,“难为你有心,哀家看到这花啊,心里都舒坦了好些。”
她目光落在山茶上,“胭脂雪”花瓣层层叠叠,艳得像燃着的火苗,旁边配着的“玉玲珑”素白淡雅,倒衬得那抹艳色愈发鲜活。
“这山茶养得好,哀家喜欢。”太后笑着赞道。
苏嬷嬷已经端了椅子过来给姜梨看座。
姜梨轻轻坐下。太后又问了些花圃的事,才笑着道:“哀家说过,等姜姑娘的花圃建好了,必然要去祝贺花圃建成。这几日雪停了,也适合出行,腊月十二怎样?”
腊月十二也就是后日,时间有些紧。但太后能去花圃,对于想要靠着花圃挣钱的姜梨来说,是莫大的体面。
日后单凭这一点,便可以跻身平阳最好的名园花圃前列。
姜梨知道这是太后帮她,自然笑着道:“太后能到花圃,让民女受宠若惊。若果真腊月十二去,民女定把花圃打理得妥妥帖帖,绝不让太后失望!”
姜梨起身再次屈膝,语气里满是感激,倒是一点也不矫情。
“若你不觉得不便,那就定在腊月十二。”太后笑容温和,“你也不用太费心,宫里会派御厨带着茶点过去,你只需把那些好景致留着,让哀家好好瞧瞧便成。”
有了太后这句话,姜梨便笑着辞别出宫,自去打理安排。
等姜梨走后,太后敛了笑意,缓缓道:“你去跟皇后说,让她顺带一起去散散心。端贵妃那边,就算了吧!”
苏嬷嬷刚领命要去,太后又道:“既然是散心,只哀家和皇后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多邀几个姑娘家一起去,办个赏花宴,热闹一日。”
苏嬷嬷即刻明白了太后的心思。
安王月底便要回平阳了,储位虽未明诏,但满朝都心知肚明。
安王翻年便十七了,却还没有定亲,太后这是要为他物色王妃了。
如今借‘贺花圃落成’的由头办场小宴,邀些勋贵家的适龄姑娘去坐坐,既不显刻意,又不失了皇室的体面,更比在宫里自在,姑娘们也能放开些。”
苏嬷嬷征求太后意见,“不知应该邀请哪些姑娘?”
太后重新靠回软榻,语气放缓,“镇国公家的清沅、庆宁侯家的静婉,还有吏部尚书家的嫡女,这几家门第相当,姑娘们的名声也都好。至于其他的,拣着家风正、没有牵扯党争的勋贵府第,各邀一位便够了,人多了反倒乱。”
苏嬷嬷默默记下,“太后放心,奴婢都记着。”
苏嬷嬷先去了长乐宫,皇后听说太后要在姜梨花圃里设赏花宴,有些惊讶,“太后身子素来不算健朗,这天寒地冻出宫,若是冻着可如何是好?”
“娘娘请放心,太后说她的身子不用担心。”苏嬷嬷躬身回话,语气恭敬却不失温和:“反倒是闷了这么久,不病也闷出病来了。趁着姜姑娘花圃建成,出去走走也当活动活动。”
皇后眉梢微挑,显然没完全信这话。
她与太后相处多年,深知太后素来心思缜密,绝不会只为“散心”就特意在宫外设宴。这次在外面设赏花宴,恐怕是为了安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她面上丝毫不显,依旧温柔关切的问道:“只不知太后都请了哪些姑娘?本宫也好提前安排。”
“镇国公家的清沅、庆宁侯家的静婉,还有吏部尚书家的嫡女,其余还有几位出身清贵的姑娘家。”苏嬷嬷含笑回道:“太后说,人也不用太多,热闹热闹就够了。”
皇后听到这,心里已是明白了。
她笑着道:“还请苏嬷嬷回禀太后,赏花宴的事本宫都会提前准备好,她老人家只需高高兴兴去就是了。”
苏嬷嬷笑着应下,退了出去。
皇后敛了唇畔的笑意。
想她和端贵妃在宫里争了几十年,没想到最后却输给了太后。她还好,至少儿子还活着,可端贵妃,秦王一死,秦王妃悲伤过度小产,如今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不剩了。
她起身缓缓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天空发怔。
天已经放晴,一片澄澈的蓝。
昨日的铅云尽数散去,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反射出晃眼的光。
姜梨刚到花圃,便见李旺领着几个杂役在搬花盆:“姑娘回来了!我们公子让人送了些炭来。”
姜梨心里一暖,笑着道:“太后后日要来花圃,这些炭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