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如此既不失他们族人的特色,又符合汉家学子的装扮。

只不过在这京城,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他身后跟着一位替他挑书的挑夫,穿着传统的侗族服饰,其余进京赶考的文人都诧异地看着他们。

不过片刻便都行色匆匆进城去了,像吴启雷这样的赶考生,几乎每届科举都有那么七八个。

只不过就算是到了京城,可等会试过后还是要灰溜溜地离开的。

吴启雷不关心别人的眼神,他只是望着被白雪覆盖的帝都,少年的一双眼睛闪闪发亮。

他的家境在寨子里算是顶顶殷实的,经营着几片杉林和茶山,家中长辈还在寨子里有些地位。

这让他自小不必为生计发愁,能够专心学问。

他也见过州府的繁华,可京城的巍峨气象仍远超他的想象。

李巡按确实是没有骗他,京城的气象果然非家乡州府所能比拟。

他正待上前通过城门守兵的盘查,忽见一位穿着藏青色棉直裰、外罩灰鼠皮坎肩的中年人迎上前来。

来人笑脸对他拱手作揖,口鼻间呼出团团白气。

“请问,可是黔东南来的吴孝廉?”

吴启雷想着天子脚下,自然偷蒙拐骗的妖魔鬼怪少。

何况人家还认识自己,于是便放心地与其攀谈起来。

得知是刑部尚书,特意派来接自己的李家的西席周瑾,他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澎湃。

虽然他有李巡按的书信,可人生地不熟心中还是难免忐忑,本来做好一路问路过去,然后忐忑投帖的准备。

谁知道李尚书居然……居然派人来城门口迎自己。

他不禁连连道谢。

周瑾笑道:“李部堂约莫要戌时左右才能归家,他临走时吩咐待你洗漱好后,带你在京城里四处逛逛才好。”

他表面说是李家的西席,其实就偶尔给李大姑娘上个课,而且还只负责教史这一门罢了。

大部分时候都是帮着李瑜处理公文,说白了就是高官私底下请的文书先生,像他这样的西席李家有十几个。

整日埋在公文里实在是乏累,想来还是出来招待客人比较有趣。

李中堂与夫人还格外大方,公款吃喝的事情谁能不爱呢?

周瑾越想越乐呵,将手中的暖炉塞吴启雷手中就拉着他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