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我想让你们回去劝说他们也归顺 (1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蓝永明微微欠身说道:“起初他们确实找各种理由推脱,不肯出兵。
后来,在臣给他们仔细阐明了利害关系之后,云洛王和晋卫王最终还是同意出兵相助了。”
杨越山一听,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紧绷的神经也稍微放松了一些。
他拍了拍蓝永明的肩膀,说道:“太好了,有了他们的相助,我们的压力就会小不少。
丞相这次辛苦了,本王赐你一万两金子,一百坛御酒,外加记大功一件。”
“多谢大王。”
蓝永明赶紧躬身感谢,随后又道:“大王,云洛王和晋卫王虽然同意出兵,但也是迫于无奈,心中对我们仍然不放心,担心又被我们欺骗。
所以,大王还需多加安抚,让他们觉得我们是真心跟他们联盟。
要不然,他们很可能中途会把兵撤回去,那对我们就太不利了。”
杨越山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本王回头会亲自写信给他们,表达我的诚意。”
随后,他又说道:“你这趟辛苦了,赶紧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有事本王再叫你。”
蓝永明行礼之后,缓缓退了下去。
杨越山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
跟着,他回到座位上,问杨岷:“对了,你们想到怎么应对大恒军队火器的办法了吗?”
杨岷道:“通过严赫派回来的人讲,大恒军队的火器虽然威力很大,但每次使用时都必须用火点燃引线,且每次发射后都需要重新装填,这个时候他们是无法攻击的。
而那种威力更大的炎器,同样每次发射后也都会进行短暂间隔,由此可见每次发射后,也需要装填。
另外,具严赫派回来的人说,那种小火器的射程很短,只有五、六丈左右。
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射程之外发动攻击,就能够对付他们。”
高承文也说道:“还有,那种大的火器,如果在爆炸的时候趴下,也能有效地防范。
据严赫派回来的人说,他们有很多人就是这样逃过一劫的。”
杨越山轻轻点了点头,道:“你们赶快把这些办法写成防范火器的小册子,分发给所有的军队,让他们严格按照执行。”
“是。”杨岷,高承文应道。
夜幕低垂,如墨色的帷幕笼罩着大地,只有远处营火的微光在黑暗中摇曳。
大恒朝的军营中,一片寂静,但士兵们并没有休息,而是装备待发,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然而,在太子高悠的帐中,却依旧灯火通明,几位将领正恭敬地站在他的面前。
“太子殿下,士兵们都已经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出发?”林峰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他身后的邝成、徐震山等人也齐齐望向高悠,眼中满是期待。
高悠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道:“不急,子时之后再去,现在让士兵抓紧时间睡觉,到时候才能有精力作战。”
他的声音沉稳而舒缓,给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
“是。”
众将应声而退,纷纷离开去传达命令。
待他们走后,高悠才吩咐赵卓道:“把抓到的那五个探子带过来。”
不多时,五名探子被带了进来。
他们的精神状态比起被抓时已经好多了,只是还有些紧张。
高悠示意他们坐下,亲切地问道:“你们吃饭了没有?”
五人对视一眼,齐声道:“吃了。”
高悠又问:“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们?”
探子们摇了摇头,其中一个说道:“没有,对我们都挺友善的。”
高悠点了点头,笑道:“对了,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呢。”
那五探子中,身材一个稍高的男子站了起来,逐一介绍道:“我叫赵醒,他是刘寿曾,他叫杨根延、他叫许厚才、他叫罗木平。”
高悠摆手让他坐下,又让人拿来了软凳,与他们坐在一起,开始聊起了家常。
“家里都有几口人呀?”高悠问道。
赵醒答道:“家里有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一共五口人。”
“身体怎么样?”高悠继续问道。
“都还行,就是孩子还小,经常生病。”赵醒叹了口气。
高悠又问其他人,得知他们家中情况也都差不多。
接着,他又问:“你们一个月多少月银,够不够养家,平时能经常回去看他们吗?”
赵醒等人如实回答,说每月的月银勉强够糊口,但因为军营里的规矩严,很难有时间回家。
高悠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杨彪和乌浩文,平时对士兵和百姓怎么样?”
许厚才叹了口气,道:“他们对士兵和百姓并不好。”
高悠微微皱眉,问道:“怎么个不好法?”
许厚才道:“杨彪对士兵非常严苛,任何人只要稍不顺他的意,就会受到惩罚。
为了时刻掌握士兵是否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他在军中安插了不少的眼线,搞得大家整天提心吊胆,连话都不敢说,军营里原来团结和谐的气氛荡然无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都不想再当兵了。”
罗木平也道:“除此之外,他还纵手下的将领苛扣我们月银。
本来我们每月的月银是五百文,结果层层扣下来,到我们手里只有三百文,糊口都困难,还得家里人帮着做工才能养活老一家小。”
杨根延跟着说道:“至于乌大人,那就更过分了。
自他上任以来,多增加了十几样税收名目,百姓每个月要多交不少的税,要是交不上来,轻则打板子,追加罚税,重则坐牢,没收财物抵税,很多人都被弄得家破人亡。
每个月都有不少百姓被抓进大牢里,百姓们都恨透了他。”
高悠点了点头,道:“难怪我们前面打下那些城池后,老百姓都表示愿意做大恒子民,原来桑荣国朝廷并没有善待他们。”
赵醒看着高悠,试探着问道:“太子,如果我们愿意做大恒百姓,大恒能善待我们吗?”
“当然会了。”
高悠早就等着这句话,接着说道:“其实,桑荣国在几百年前的时候,跟大恒本就是一家。
只是后来朝廷发生了内乱,各地割据,当时驻守在南疆这片的守将杨桑荣,便自立为王,成立了桑荣国
等到前朝统一社稷的时候,因桑荣国已经立国近百年,前朝不想再动干戈,就承认其为独立国家。
不仅桑荣国原来跟大恒是一家,云洛国,晋卫国也是如此。
要不然为什么桑荣国、云洛国,晋卫国的姓氏,习俗,拜的神,写的文字,说的话,包括长相,都跟我们一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原本就是一国的,你们的祖先都是来自大恒。”
刘寿曾立刻接话道:“这个我听我祖父说过,我们的祖先原本是大恒泰松县人,因为当兵跟着军队到了南疆。
后来的守将杨桑荣拥兵独立,成立了桑荣国,就再也没回去,只能在这里安家。”
高悠点了点头道:“所以,大恒对于真心愿意回归的桑荣国百姓,不仅会善待他们,而且还给予了特别的照顾。
比如三年之内所有的税全免,三年之后只收最基本的税,其于苛捐杂税全部免除。
还会给每户百姓按人口分地,所得的收成,朝廷只收三成,其余的七成归百姓自己所有。
对于像你们这样当兵的,将来退伍之后还能得到一笔退伍金,如果受伤或战死还会有额外的补助和抚恤金。”
“太子,您说的都是真的?”赵醒等人有些不敢相信。
“我以大恒太子的身份发誓,所说全都是真的,如有骗你们,必遭天谴。”高悠语气坚定道。
杨醒等人立刻站起来,抱拳道:“太子,我们愿意归顺大恒,做大恒的子民。”
高悠把他们扶起来,道:“你们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我很高兴。
不过,嘉松城还有那么多的百姓和士兵,我不想他们再为了杨彪,乌浩文那种人卖命。
所以,我想让你们回去劝说他们,也归顺大恒,你们愿意吗?”
杨醒等五人一起抱拳躬身道:“太子放心,我们立刻回去劝说他们。”
高悠点了点头,叮嘱道:“你们要小心,不要被发现了。
如果劝说成功,就在城墙上举起火把晃三下。”
“是。”
杨醒等人应声后,高悠让侍卫送他们出去了。
赵醒他们离开后,赵卓问道:“太子,您真的相信他们?”
高悠淡然道:“反正我们晚上已经决定要攻打嘉松城,让他们去试试也无妨。
如果成功了,我们也可以避免一场战事。
退一步讲,就算他们是骗我的,也对我们造成不了什么损失,只会激起我们对他们更疯狂的杀戮。”
赵卓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夜色更深。
今夜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月光下,赵醒、刘寿曾、杨根延、许厚才、罗木平五人骑着马一路往回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