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会友馆 (2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这不正是说,我们这些埋头苦干的,要时来运转了?"
此言一出,众人虽将信将疑,但彼此对视时眼中都闪过一丝喜色。
郭翔闭目回味着胡相方才的言语,突然睁眼道:
"我懂了!"
"懂什么了?"
"老郭,别卖关子啊!"
"就是,咱们可都是自己人!"
"......"
众人顿时七嘴八舌地追问起来。
有趣的是,在场官员品级虽都低于郭翔,彼此间却毫无拘束,言谈举止熟稔自然。
郭翔显然早已习惯这般氛围,无奈地摆了摆手:
"确实琢磨出些门道。"
"不过我得提前说清楚,这些只是我根据这些年与胡相处事时观察到的习惯推测的!"
"我只能保证把想到的都告诉大家,一起琢磨,但不敢保证我说的都对!"
众人对郭翔的"废话"充耳不闻,只是一个劲儿催他快说。
郭翔见状,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个惊人的消息。
"我琢磨着,胡相这是在暗示我们,陛下那边怕是要有大动作!"
这话一出,在座众人险些从椅子上滑下来,个个目瞪口呆地望着郭翔。
郭翔苦笑着灌下一大杯酒,压低声音道:"你们想想!"
"胡相是什么身份?"
"除了事关陛下需要避讳,其他人的事他说了又能怎样?"
"唯独涉及陛下的大事,才需要胡相这般隐晦谨慎,甚至不许我们多问半句。"
"而且我猜,这里头肯定有天大的好处!"
"不然胡相根本没必要跟我们透露半分!"
此言一出,众人眼里顿时迸发出精光。
对郭翔这帮人来说,他们原本都是些不起眼的小角色。
当年的胡大老爷何等风光,麾下人才济济。
他们这些人,算是稀里糊涂投到胡大老爷门下的——毕竟在那个位置上办事,就得跟时任左丞相的胡大老爷打交道。
要是不服软低头认个主子,胡大老爷或许懒得计较,但那些专拍马屁的官员们必定群起而攻。
不把这个"不识相"的压下去,怎么显得他们这些马屁精有本事?
就这样,郭翔等人莫名其妙就成了胡大老爷的"门下"。
不过胡惟庸虽嚣张跋扈,却也真有本事,这些人倒也没觉得委屈。
直到某个跨越千年的灵魂降临这个时代,一脚踢开丞相之位后,局面骤变。
那些最会察言观色的马屁精们,只观望了两天就确认风向,转头投奔了李善长。
反正拍谁的马屁不是拍?对他们来说,跟谁混无所谓,只要能飞黄腾达。
而郭翔这帮人呢?
颓了!
他们本就是群老实干活的,虽然也有上进心,盼着升官发财,但更厌恶这种勾心斗角。
胡大老爷确实不擅长阿谀奉承,也没那份察言观色的本事。
好在当时他只是辞官归隐,并非彻底失势。
这群人干脆自行结伙,默默埋头做事。
韩国公李善长府前车马如龙,哪还有他们凑热闹的余地?
数月之后,他们猛然发觉——
咦,怎么稀里糊涂就升官了?
那些擅长逢迎的聪明人,竟稀里糊涂陪着李善长上了刑场。
反倒是他们这些只会埋头干活的,阴差阳错成了最合适的提拔人选。
此后,他们的往来愈发密切。
这时才惊觉胡大老爷的高明——
简简单单一退,竟换来海阔天空。
不仅避开了祸患,那位养在胡府视如己出的侄女,还成了太子妃。
进宫面圣如同串门访亲;
胡大公子成亲时,竟迎娶了老朱家的嫡长公主……
桩桩件件,任谁都能看出胡大老爷的手段何等老辣。
于是,原本就依附胡府的郭翔等人壮着胆子再度登门。
胡大老爷对这些人知根知底。
未加推拒,也未设宴,只是简单饮茶勉励几句,便再无下文。
言外之意很明白——
你们只管踏实做事,我不过闲人一个,不必来寻。
话虽含蓄,意思却再清楚不过。
郭翔等人心领神会。
在他们看来,胡大老爷的潜台词是:
"你们且自行其是,若真到危急关头,我自会相助。"
这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胡大老爷在官场中历来风评极佳。
当年旧部纷纷改换门庭,他冷眼旁观;
李善长案发时,他既不落井下石,也未施以援手;
即便后来借皇家之势重振声威,他依然缄默如初。
昔日最亲近的门生,唯剩外任者偶有书信往来。
信中绝口不提朝局,反倒郑重其事派人携银票与亲笔信,赴当地设立茶叶特产采买网点。
甚至让门生的姻亲参与分润,替弟子添份产业。
待茶贸兴隆后,一切交易皆按市价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胡大老爷处事一向公平,既不会多给,也不会克扣分毫。
这些事他从不遮掩,消息自然传得沸沸扬扬。
看似避嫌的举动,反倒引得满朝文武眼红不已。
谁不想要这么一位靠山呢?
瞧瞧这手段——地方政绩有了,官员腰包也鼓了。
虽说进账不多,却是来路清白的长久买卖。
明面上挂着胡家的招牌,任谁也挑不出当地官员的错处。
更妙的是毫无风险,胡大老爷宁可不赚黑心钱。
这般周全的谋划,简直让同僚们嫉妒得发狂。
郭翔等人听闻风声,原先浮动的心思顿时踏实下来。
他们渐渐发觉,这般安稳日子倒也不差。
虽不及旁人风光,胜在四平八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