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毕竟李善长和胡大老爷一样出身淮西,还是胡大老爷的老师。

这期间有不少人借机转投李善长。

并非他不愿投靠,而是他身上胡大老爷的印记太深,无法转投。

这些年,被胡大老爷提拔或安排的官员数不胜数。

“守成啊!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天呐!

张守成,吏部任职,是吏部的老牌郎中之一,近年来有望升任侍郎。

总算见到大佬了!

作为当年被胡大老爷一手提拔起来的核心成员,这几年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

反倒是他这个之前默默无闻的人,在胡大老爷将胡馨月嫁给朱标,成为朱元璋的儿女亲家后,开始飞黄腾达。

毕竟,张守成一直以来对胡大老爷忠心耿耿的态度,实在引人注目。

这支坚定的力量,无疑该是胡大老爷的嫡系。

胡大老爷行事低调,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难以接触。

既然如此,捧捧张守成的臭脚又有何不可?可张守成心里清楚,胡大老爷既不见别人,也不会见他。

前几天,当他看到上元县上报的县令接任文书时,内心无比激动。

胡仁彬的名字,对他这样的老派人物来说再熟悉不过。

张守成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去见胡大老爷,这次却意外地遇上了。

幸亏他在吏部多年,城府颇深。

他压住内心的急切,再次仔细核查了胡仁彬的履历及地方官员、乡绅的评价,并派人了解了胡仁彬在当地的真实口碑。

结果令人满意,胡家大少爷的表现确实不错。

可以说,在明面上,除了资历稍显不足外,胡仁彬无疑是最佳人选。

然而,考虑到胡大老爷的因素,资历似乎不是问题。

在毫无悬念地为胡家大少爷争取到县令职位后,张守成并未立即下发吏部行文,而是精心准备后来找胡大老爷当面汇报。

今天,经过两天的努力,他终于堵到了胡大老爷。

听着他熟悉的嗓音,张守成几乎要热泪盈眶。

寒暄几句后,张守成直奔主题。

“恭喜胡公,令郎名副其实,浪子回头金不换啊!刚入仕不久便因功晋升,我特意前来祝贺。

经张守成提醒,胡大老爷这才想起还有个儿子。

不过,那小子不是已经被派到上元县做县尉了吗?

怎么又要升职了?

胡大老爷平时忘了也就算了,现在别人已经找上门来了,他自然不会置之不理。

但当他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立刻坚决地对张守成说:

“这件事你得给我想办法推掉!”

“让那个小子继续当县尉就好,没必要再升任县令!”

张守成听到这话差点没直接吐出来。

您这是突然变得如此高尚了?

张守成以为胡大老爷是为了避嫌,连忙替他解释,强调胡仁彬的升职完全是因为功劳而来的。

可胡大老爷依然坚持反对。

在他看来,县令可是整个县的最**员!

那可是要对全县负责的!

除了品级稍微高一点,县令哪方面比县尉强?

当个县尉多好,有事也不用自己担着!

看着胡大老爷态度如此强硬,张守成终于明白过来。

胡大老爷是真的高尚,不是在装样子!

太厉害了!

------------

张守成虽然无法理解,但也深受触动。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等了这么久,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一时之间,他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嘴巴张了又合,折腾了半天,最终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显然,他对这个结果有些难以接受。

难道这就是大佬的任性?

送上门的升职机会,还这么轻松,难道不该接受吗?

张守成实在不明白胡仁彬到底怎么想的。

稍微回忆一下过去,他就越发觉得难以理解。

当年的他为了升职,多么努力、积极?

简直是不惜一切代价,只要能找到一条路子立功或者攀上靠山。

那时候,他最害怕的就是升职比别人慢。

看到胡仁彬进来,这些比他年长至少一轮的前辈们毫不犹豫地迎了上去。

一张张谄媚的笑脸不断出现在胡仁彬面前。

结果到了最后,却发现大佬的选择和自己完全不同?

不过,县令虽然离开了,但这个位置可是让不少上元县的人惦记。

说穿了,在上元县混,不还是要跟县令、县丞、县尉处好关系?

当然,如果新来的县令是个无能之辈,大家联手架空他也不是不可能。

即使上元县隶属应天府,距离京城最近,但县内依然是县令做主。

对县衙里的小吏和本地乡绅来说,靠近应天府又有什么用?

之前没搭上线,现在就能搭上了?

胡仁彬直接把手头事务交给县丞、县尉,签完字后就去上任了。

“胡县尉好。

在应天府的大人们看来,县令不过是芝麻大的小官。

一句句或真或假的恭维话不停地朝胡仁彬飘来。

“胡县尉,哈哈,今天过后就要叫您胡县令了,恭喜啊!”

刚踏入县衙,胡仁彬就见到平日对他不冷不热的县丞及众官员满面笑容地迎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