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广告拍卖,照常举行,还是价高者得!

另外,给朕盯紧国子监和那些喜好多言的御史,若有谁公然以此事非议朝政,记录下来报朕。”

“是,陛下。”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殿门口,望着远处恢弘的长安城。

他的目光越过重重宫阙,仿佛看到了那十万份报纸正如燎原之火,席卷向更广阔的大地。

些许阻挠,或许无法避免,但这打破世家垄断的势头,已然无可阻挡。

……

李承乾接到李世民的口谕,心中大定。

外面的流言蜚语,他通过自己的渠道也有所耳闻。

他深知,这是变革必然触及既得利益者所带来的反噬。

然而,李世民的明确支持给了他最大的底气。

“不必顾虑,放手去做!”——这简短的八个字,如同尚方宝剑,斩断了可能的掣肘。

东宫属官们原本因世家暗中散布的流言而有些惴惴不安,此刻也如同吃了定心丸,办事效率更高。

面对蜂拥而至、挥舞着巨资求购广告位的商贾,李承乾指示属下:即刻拟定详细的广告刊例与竞价规则。

很快,一份条款清晰的《贞观民报广告刊例》被张贴于东宫门外。

其上明确规定了各版位、尺寸的基准价格,并宣布将采取“价高者得,定期竞拍”的原则,且所有广告内容需经东宫审核,不得有虚假、夸大之词,不得有违朝廷法度与公序良俗。

此举非但没有吓退商贾,反而因其透明和“皇家认证”的意味,更激起了他们的狂热。

第一次小型竞拍会就在东宫一侧的偏殿举行,数十家豪商为此挤破了头。

最终,下一期报纸的六个广告位,最低的也拍出了一千五百贯的天价,仅广告一项收入,就足以覆盖本期十万份报纸的所有印制、分发成本,并有巨额盈余。

消息传出,市井哗然,那些暗地里非议报纸“靡费国帑”的流言,在真金白银的收益面前,不攻自破。

然而,崔师仁等人并未就此罢手。

经济上的竞争难以阻挡,他们便将更多火力集中于“道德”和“礼法”层面。

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国子监内以及一些清流官员中的反对声浪愈发高涨。

数日后的一次常朝上,一位以耿直敢言闻名的御史大夫,出列躬身,手持笏板,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臣弹劾东宫所办《贞观民报》,其行虽有传布政令之利,然其弊更甚!

其一,将朝廷威仪与商贾贱业同列一纸,致使铜臭污及圣听,体统尽失!

其二,为求牟利,竟行竞拍之事,使东宫渐成市侩之所,有损国体!

其三,报刊内容流于浅俗,恐使民风浮躁,不重根本。

长此以往,士不安学,农不勤耕,商愈奸猾,国将不国!

伏请陛下明察,即刻废止此报,或严加约束,使其重归正途!”

这番奏陈,引经据典,言辞激烈,顿时在朝堂上引起一阵骚动。不少保守官员纷纷附和,表示担忧。

龙椅上,李世民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他目光扫过殿内群臣,缓缓开口:“众卿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