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申时末,日头西斜,光线变得愈发柔和,却也带走了白日里最后一丝暖意。

午门广场之上,这场史无前例的“君民之宴”已近尾声。

大部分百姓已经心满意足地喝完了碗里的热粥,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一种此前从未有过的、发自肺腑的安宁与喜悦。

他们没有立刻散去,仿佛想将这梦幻般的一天,尽可能地延长一些。

空气中,浓郁的米粥香气混杂着柴火的烟火气,形成一种独有的、名为“温饱”的味道。

而在广场的另一侧,那数百名身着各色官服的文武百官,则像是被无形地圈禁在了一片独立的、充满了屈辱气息的区域里。他们或蹲或站,手中都端着那只缺了口的粗陶碗,里面盛着同样粘稠的米粥。

只是,这碗在百姓眼中如同琼浆玉液的吃食,在他们口中,却比黄连还要苦涩。

粥是温的,可他们的心是凉的。

户部侍郎张柬之,用两根手指嫌恶地捏着碗沿,仿佛那上面沾染了什么不治的瘟疫。他低着头,用眼角的余光看着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正蹲在不远处,将碗底最后一粒米都舔舐干净,然后满足地打了个饱嗝。

那声饱嗝,在此刻听来,竟是如此的刺耳。

他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再也吃不下一口。

他不是唯一一个。几乎所有的旧勋贵官员,都是这般模样。他们平生第一次,与自己口中的“贱民”同席,吃着同样的食物,呼吸着同样混杂着汗臭与尘土的空气。

这种剥离了所有身份与地位的“平等”,对他们而言,是比任何酷刑都更加残忍的折磨。

百姓们也渐渐发现了这有趣的一幕。他们不再交谈,只是默默地看着,那一道道目光,不再是往日里的敬畏与恐惧,而是充满了好奇、怜悯,甚至是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

这无声的注视,比千万句恶毒的咒骂,还要来得伤人。

粥棚下已经清洁溜溜的粥桶旁,余瑾依旧静静地站着,仿佛一尊不知疲倦的雕像。他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了远处那座茶楼的雅间之上。

他知道,卢颂正在那里看着。

而午门城楼之上,皇帝赵汝安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

时间,就在这奇异的氛围中,一点一滴地流逝。

终于,当最后一桶皇粮发放完毕,一个颤巍巍的老者,拄着拐杖,走到了余瑾的面前。

他没有说话,只是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与不安。

“余大人……”老者张了张嘴,声音沙哑,“这粥……明日,可还有吗?”

这个问题一出口,周围刚刚还沉浸在满足中的百姓们,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再一次聚焦在了余疹的身上。

是啊,今日的恩典,是圣上给的。可明日呢?后日呢?

余瑾看着眼前的老人,看着那一张张重新染上忧虑的脸,他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摇了摇头。

随即,他发出一声充满了疲惫与无奈的叹息。

“老人家,”余瑾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萧索“陛下的三十万石粮食,已经尽数散尽。而我……也已经……尽力了。”

他指了指自己身上那件单薄的布衣。

“从今日起,京城,再无平价之粮。”

轰——!

人群中,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失望的嗡鸣。

那刚刚才升起的希望,那刚刚才感受到的安稳,在这一刻,仿佛又变得遥不可及。

“那……那我们以后,可怎么办啊?!”一个妇人带着哭腔喊道。

“是啊!没了您的平价粮,那些天杀的粮商,还不得把价格抬到天上去!”

“我们……我们又要挨饿了吗?”

恐慌,如同无形的瘟疫,迅速地在人群中蔓延。

失魂落魄,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

余瑾看着眼前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决绝。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所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余某……无能。愧对诸位。”

说完,他便不再言语,只是用那双清澈而又带着无尽歉意的眼睛,无声地安抚着众人。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愤怒的声音,如同惊雷般炸响。

“这不怪余大人!”

是孙敬才。

他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双目赤红,指着那些依旧跪在远处,如坐针毡的官员,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

“你们都忘了?!是谁,把余大人逼到这一步的?!”

“是他们!是那些囤积居奇,视我等性命如草芥的勋贵!是那些尸餐素位,只会打压忠良的国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