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三辞三让,老传统,不得不尝 (2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他们信任你,更甚于那些士族老臣。”
花花轿子人人抬,对于皇帝的恭维,李斯文不可置否,但也不会全面相信。
翻开奏折,指尖划过‘山东籍崔仁师’、‘瀛洲李义府’、‘荆州柳生’...
这些眼熟又陌生的名字,忽然想起自家那位书童王骆。
再过几年,做梦都想当个好官的王骆,必然要站在科举考场里,与同龄人一试高下。
就当是给自家人试试路...
如此想着,李斯文心里的抵触渐渐软化,却还是忍不住的提醒一句:
“陛下,臣担心...世家会借机生事,比如考卷命题、阅卷标准,他们定会挑刺。”
“挑刺便让他们挑。”
李世民冷笑一声,“朕已经拟了旨,制科阅卷由萧瑀牵头,再从国子监选三位寒门出身的博士当副手。
试卷编撰完成后,所有考官软禁皇城,不得外出,考卷糊名誊录,全程由禁军看管。
若有士族敢干涉,朕便以‘扰乱科场’治罪!”
王德适时端来两杯热茶,茶汤冒着热气,映得李世民的眼神格外坚决:
“彪子,朕知道你怕当挡箭牌,但这次,朕会站在你身后。
只要你把制科办好,让寒门子弟能真正走进朝堂,朕就算得罪所有世家,也值了。”
李斯文接过茶杯,暖意从指尖传到全身,默默长叹一声。
虽说陛下并不打算卖了他,把他推出去当世家的靶子,但想借此机会给寒门子弟大开方便之门,又如何容易。
结果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这么落在了自己头上。
但既然来都来了...李斯文起身拱手,声音比之前坚定几分,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臣定不辱使命!”
见李斯文总算是应下试院之事,李世民不喜反忧,长长叹了口气。
指尖在案上的粮草奏折上敲了敲,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决定听听,这位福将对此事有什么妙招。
叹了声,语气带着几分沉重:“试院的事暂且聊到这里,眼下还有桩更急的要事与爱卿商议。
兵部来报,陇右北境与突厥残部仍旧小摩擦不断,西线还要接济吐谷浑降部,抵御吐蕃反击。
可眼下...国库储备的粮草,只够支撑三月有余。”
李斯文心里一沉,虽对行兵布阵不太精通,却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若后续粮草断了,再怎么精锐的部队也扛不住士气低落的问题。
更别说,皇帝嘴里的陇右北境,就是便宜老爹驻扎的并州!
值得一提的是,隶属开元十六道中,河东道的并州,如今还未曾与陇右道分割。
至于与突厥接壤的丰州安北都护府,现在还在胡人治下。
而在开元年间,已经归属大唐腹地的并州,现在就是大唐边境,汉、胡两族交战的前线。
回忆半晌,李斯文迟疑问道:“臣记得...司农卿专门负责粮草调度一事吧,这人就没递来什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