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因为这件事科院又得奖了,而李四麟除了科院这边有奖励外,上次香江的事情奖励也下来了。

一共是一等功一个,集体一等功一个。

就在庆功之后,朱所一个电话李四麟乖乖的来到了科院,这大能是真闲不住啊。

“四麟,准备钱,我要进行下一个项目。”

朱所很庆幸科院有了李四麟,不是李四麟多牛逼,而是他能搞来钱。

不说自己赚的,也不说麻疹疫苗国家给予的补助,而是之前香江搞回来的钱又分给这边一百五十万刀。

朱所也是无意间听到财务人员说了一嘴,这种人真的很聪明,其实财务人员说的并不是那么清楚,他正好在旁边就自己分析出来了。

没有钱是什么都干不了的,这是很基本的道理,如果没有钱朱所已经想好接下来和这些研究人员先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当然理论的研究也很重要,但现在华国最需要的是治病,他可以在闲暇时间进行基础研究,但主要精力还是准备研发新的疫苗。

朱所很明白一个道理,你要钱必须得靠抢,虽然科院有钱但研究所也多啊,这钱谁先开口是谁的。

李四麟并没有马上答应,这笔钱他肯定知道,但他不能光给一个人,得看你是靠什么来要这笔钱。

“朱所,你准备研发的是哪个项目,需要多久。”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不是已经有脊灰糖丸了吗?而且据我所知昆明那边有全国最大的生物站,每年我这边有拨款的!”

1958年国家选址昆明设立“猿猴生物实验站”,后更名为医科院生物所,其实也是科院的下属机构,但管理上还是比较自主的,这边除了进行技术指导外,很少干涉,只是每年会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审计。

只能说名义上说是科院下属,而且在62年已经成功研发出小糖丸并且进行生产,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小糖丸生产基地。

这里纠正后世很多人的一个误区,香江明星黎先生不是捐款350万美刀,而是筹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这依然很伟大,黎先生三年间组织了近百场慈善义演,所有门票收入都无偿捐献,甚至亲自为一些富豪表演钢筋锁喉等危险项目来筹集善款应用与小糖丸的推广。

当时华国经济并不发达,哪怕是到了九十年代初依旧如此,黎先生的善款覆盖了近八千万儿童,相当于当时全国每十个孩子里就有一人因此受益,而实际研发者则是顾方舟教授。

“糖丸也需要冷链运输的,而这次我想要研发出一种不需要冷链运输的脊髓灰质炎疫苗,预计需要五年到八年。”

李四麟知道这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么久他是没有想到的,实际上后世还是在90年代才开始研究,并且用了十几年才研发成功。

当然不是说朱所比后世的研发人员厉害特别多,而是时代不同,所需要的疫苗也不是一样的。

后世的要求更高,需要提交病毒全基因组检测等等,而且是需要对减毒株进行二次灭杀。

而且在几年前已经有老外研发出和朱所目前想要的疫苗完全一致的疫苗,后世昆明研发的是全部创新的疫苗,也就是从仿制到创新的全新过程。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钱,昆明主要研发资金来自贷款和药企的赞助。

李四麟在药企的时候知道这件事,当时好像是盖茨基金会给了几十万刀,才让昆明继续研发直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