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至于哥哥谢煜,因为太聪明了,出国留学,一不小心就拿下了两个学士,两个硕士还有一个博士学位。

由于这些学位跨度极大,以至于回国之后,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便骑着骑行车,周游全国。

直到在甘西遇到宋思铭,在宋思铭的开导下,才确定了未来的方向。

有两个最亲的亲人在前,谢敏不可避免地对宋思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事的时候也会在网上搜一搜宋思铭。

奈何她没有哥哥谢煜聪明的大脑,看过的东西,经常忘。

因此,只是觉得宋思铭眼熟,却没能第一时间叫出宋思铭的名字,反倒是被同学卞乐然抢了先。

“谢煜……”

“你竟然是谢煜的妹妹。”

宋思铭下意识地多看了谢敏两眼,还别说,谢敏的眉宇之间,和他哥哥谢煜,还真有着几分相似。

“谢煜这种天才中的天才,我当然记得。”

宋思铭随后回复谢敏,并问道:“你哥哥的工作确定了吗?”

“确定了,他要到京城的一家研究机构,做产业和政策研究,下周就去报道。”

谢敏回答道。

“做产业和政策研究很适合他。”

宋思铭微微点头。

十几天前,在塔喀县,他偶遇自行车发生故障的谢煜,载了谢煜一程,了解到谢煜的教育背景,以及就业迷茫后,宋思铭给了谢煜三个就业方向。

第三个就是到大的研究机构做产业和政策研究。

相比于第一个就业方向计算机方向,和第二个就业方向智能机器人方向,做产业和政策研究是最没有钱途的,但也最合适谢煜。

因为谢煜唯一的博士学位,是哲学博士。

这证明谢煜是一个喜欢思考事物本质,热爱思考事物本质的人,再加上其理工科的专业背景,肯定能清晰把控某些产业的大方向,大脉络。

只是这种研究工作往往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宋思铭还真没想到,谢煜会选择这个最没有钱途的就业方向。

“就是不怎么挣钱对吧?”

谢敏接上话茬,问宋思铭。

“也不能说不挣钱,只能说是你哥哥所有可选就业方向里面,经济收益最低的,但精神收益,肯定是最高的。”

宋思铭解释道。

有的人追求经济收益,有的人追求精神收益。

就比如新郎官陈辉,追求的就是精神收益,以其背景,做生意的话,可以合理合法地挣上几亿甚至几十亿,但他选择了在姚家岭小学支教。

同样的,宋思铭也算是一个精神收益的追求者。

他更在意的,是自己所做的事,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而不是每个月打到工资卡上有多少钱。

“我哥也是这么说。”

“他说做政策和产业研究,可能一辈子就是维持个温饱。”

“但是,这项工作做好了,却能让很多吃不上饭的人,吃饱吃好。”

谢敏复述哥哥谢煜的原话。

“不愧是哲学博士,总结得真好。”

宋思铭为谢煜挑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