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镇长任华端坐在李达康右侧首位,双手不自觉地摩挲着桌上的笔记本,心里的激动一点也不比书记罗荣东少。

任华的目光悄悄掠过主位上的李达康,这位比自己小了快二十岁的县长,已经是主政一方的正处级干部了。

任华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在笔记本扉页写下的"三十正科,四十副处"的志向。

如今四十三岁的他,正处在仕途的关键节点上。

"要是能抓住这次机会..."。

任华在心里盘算着,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他瞥了眼身旁的罗荣东,老书记已经五十多岁了,所求最多不过是个副处级待遇。

而自己若能获得李达康赏识,说不定真能像柳原镇的张金平那样,实现从乡镇到县里的跨越。

想到这里,任华的后背绷得更直了。

他悄悄调整了下别在胸前的钢笔,那是刚参加工作时,单位领导送给他的"英雄"牌金笔。

窗外的蝉鸣声突然变得格外响亮,仿佛在应和着他胸腔里加速的心跳声。

接着,罗荣东翻开早已准备好的工作笔记,用略带方言的普通话开始汇报。

他详细介绍了茶岭镇的农业生产、扶贫救济和税费征收情况,说到兴头上还时不时比划着手势。

李达康不时点头,钢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

"罗书记"。

李达康突然打断道:"你们茶岭镇现有茶山多少亩?”。

“茶农有多少户?”。

“茶叶主要销往哪里?"。

罗荣东的汇报戛然而止,他张了张嘴,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个问题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昨天刘学斌的电话里只说县长要来"调研",可没说要重点了解茶叶啊。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得可怕,只有老式吊扇吱呀转动的声音。

罗荣东求助般地看向坐在对面的镇长任华。

"县长"。

任华接过话茬,声音沉稳:"据我掌握的情况,茶岭镇现有茶山约三千亩,其中野生茶林占四成左右。”

“涉及茶农一千二百余人,但都是散户。"

他顿了顿,略显尴尬地补充道:"目前茶叶主要在县内集市销售,批发价...每斤八到十元。”

“茶农们大多都是农闲时采茶贴补家用,真正靠茶叶谋生的人不多"。

李达康的钢笔在"8-10元"这个数字上重重画了个圈,眉头微蹙。

这个价格还不到优质茶叶的十分之一。

他合上笔记本,目光扫过在座的镇干部,沉默像一块石头压在每个人心头。

罗荣东和任华交换了一个困惑的眼神。

罗荣东悄悄在桌下搓着手指,任华则盯着李达康手中的钢笔,试图从县长的微表情中读出些什么。

窗外,几只麻雀在梧桐树上叽叽喳喳,更衬得会议室里的寂静格外压抑。

李达康环视一周,将众人的疑惑尽收眼底。

他轻轻叩了叩桌面,声音沉稳有力:"同志们,我这次来茶岭镇,就是冲着你们的茶山来的。"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罗荣东手中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桌上,任华更是猛地直起腰板,两人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我打算把茶叶作为关安县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