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流云坊外,那因“谪仙现世”而掀起的滔天巨浪,并未因正主的悄然离去而有丝毫平息。

恰恰相反,在失去了那个唯一的焦点之后,这股被点燃的狂热,化作了无数条奔涌的溪流,迅速蔓延至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快!快去流云坊!听说李白刚才就在那儿喝酒吟诗!”

“晚了!我刚从那边挤出来,现在整条街都堵死了!连坊内的伙计都出来劝了,说李翰林早已乘风而去,不知所踪!”

“那首诗你们听全了吗?‘江南烟雨尚在目,长安风月已入梦’!我的天,这简直就是为我们这些刚从江南水乡过来的游客写的判词啊!”

无数的游客,脸上带着如出一辙的、混杂着懊悔与兴奋的复杂神情,一边激动地讨论着,一边又将这份无处安放的热情,投入到了对这座古城更为细致的探索之中。

他们仿佛都成了寻宝人,试图在这座城市的每一块砖瓦,每一处飞檐之上,去寻找那位诗仙可能留下的、另一处“神迹”。

而引发了这场巨大风暴的专家团,此刻却早已在刘楚的引领下,悄然离开了那处风暴的中心。

他们走在一条相对僻静的、连接着不同里坊的侧街之上。

这里的喧嚣声,明显比主街要小了许多,只有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鼎沸人声,反而更衬托出此地的宁静。

道路的两侧,是高大而沉默的坊墙。专家们的心绪,也渐渐从方才那场与诗仙共饮的、如梦似幻的巨大冲击中,缓缓平复下来。

但那首诗,那个人,那份风骨,却已然化作一枚滚烫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灵魂深处,让他们再看眼前这座城市时,眼光,已是截然不同。

“唉……”何镜山教授走在队伍中,忽然没来由地长叹了一口气。

“老何,好端端的,又叹什么气?”李敬同教授不解地问道。

何镜山摇了摇头,脸上是哭笑不得的神情:“我是在叹,我们这些搞了一辈子研究的老家伙,到头来,怕是都要被这位刘园主,给逼得‘无路可走’了啊。”

他指了指周围这严谨的里坊布局,又指了指远处那巍峨的殿宇轮廓。

“以前,我们研究历史,研究建筑,靠的是什么?是故纸堆里的片言只语,是残垣断壁上的蛛丝马迹。我们像是侦探,小心翼翼地,从一堆碎片里,去拼接、去想象,那个早已逝去的伟大时代。”

“可现在呢?”他苦笑着摊了摊手,“这位刘园主,他什么都不说,只是直接,把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甚至连李白都能在里面喝酒吟诗的长安城,就这么‘啪’的一声,放在了我们面前。”

“这……这还让我们,研究什么?想象什么?所有的想象,在他这无可辩驳的‘真实’面前,都显得太过贫瘠了。”

这番话,瞬间引来了所有专家的共鸣。

是啊。

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当“梦想”被完美地实现时,研究梦想本身的过程,似乎也就失去了意义。

刘楚听着这番话,只是淡然一笑。

此刻,该是他这位“城主”,为这些陷入了“学术迷茫”的大家们,指引一条新的“道路”的时候了。

“何老,先生们,”他缓缓开口,“您说的没错。在‘还原’这件事上,我们确实,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但长安之大,又岂是,一座座建筑,一条条街道,就能完全概括的?”

他顿了顿,引领着众人,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前方那纵横交错的、如同棋盘般规整的城市脉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