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小雨自然是最高兴的那个。听说要在钱塘郡停留几日,她就辗转难眠了几夜。此去不仅要祭祀那些在记忆中早已模糊的亲人,更要再见当年患难中结识的异姓兄姐。

她特意备了满满一箱笼的礼——给阿禾姐姐的是京中最时兴的缕金百蝶穿花裙并一对赤金缠丝坠子,给豆子弟弟的是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和几个机关巧妙的九连环。

这些还嫌不够,又悄悄把姐姐们平日给的体己钱,换了七八张张五十两面额的银票,仔细叠好收在贴身的荷包里。她总记得那些饥寒交迫的日夜,是阿禾姐姐把仅有的半块饼子塞给她,是石头和水生哥和冒着雨给她采药治病。

如今虽过了好些年,仍担心他们日子艰难,这银票虽不多,总能贴补些家用,也算全了当年他们宁肯自己挨饿也不丢弃她的恩情。

车队沿着官道南下,越往南走,景致越发不同。京城的红墙碧瓦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的稻田。正是稻花飘香的时节,风过处,掀起层层绿浪,那清甜的香气透过车帘飘进来,叫人精神一振。

这日行至淮水畔,但见江面开阔,千帆竞渡。明珠倚着车窗叹道:“从前读‘烟花三月下扬州’,总想象不出这般景象。你们看那船上的白帆,像不像一片片云朵落在了江上?”

凌筱正帮嫣姐儿整理被风吹乱的发髻,闻言接话:“这还算不得什么。当年我跟父亲从北疆回京,路过黄河渡口,那才叫万舸争流。只是黄河水黄,不如这淮水清碧。”她说着指向远处,“你们瞧那些竹排,上面站的鸬鹚——南边捕鱼都用这个。”

小雨扒着车窗看得目不转睛:“阿禾姐姐说家门前也有一条小河,她写信说要用鸬鹚捕鱼给我们吃。”说着声音低了下去。

瑾姐儿忙递过一碟桂花糕:“快尝尝,这是刚才下人在渡口买的,说是江南的风味,看看比之府里的怎么样?”

小雨拈起一块,却没急着吃,忽然道:“我记得那年逃荒到岭南也是这样的热天。阿禾姐姐和石头哥背着我和豆子走了十几里路,我趴在她背上,看见她后颈都被晒脱了皮。”她转头看向凌筱,“三表嫂,你说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豆子弟弟该有我这么高了吧?”

凌筱握住她的手:“既快见到了,何必现在悬心?钱塘郡在萧大人的治理下,这两年风调雨顺,你的这些银两,他们可以拿来做小本买卖,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正说着,马车忽然慢了下来。原来是要过一座石桥,桥面窄,车队需依次通过。几个姑娘便趁机下车活动筋骨。

但见桥下河水清澈,几个妇人正在河边浣衣,木槌起落间,溅起晶莹的水花。岸边的垂柳依依,远处青山如黛,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