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5章 南屿缩影 (2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石头拄着大刀,胸膛剧烈起伏。
左臂被撕开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右肩也被熊爪抓得血肉模糊。
但他还站着,像一座染血的石碑。
"清点伤亡…"
他沙哑道。
此战,他们斩杀妖兽十六头,但己方也战死五名狂族战士,两名狐族战士。
而这样的战斗,在南屿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北疆妖族所过之处,要么臣服,要么屠戮殆尽。
他们不需要俘虏,不接受投降。
但凡有反抗的村落,必定会被彻底抹去。
在"赤水村",三十户人家因为藏匿伤兵,被全部钉死在村口的古树上。
在"青柳镇",守军尝试抵抗,结果全镇被一把火烧成白地,焦黑的尸体保持着逃跑的姿势。
甚至有些城池主动开城投降,但北疆妖族依旧会挑选"不驯者"当众虐杀。
剥皮、抽骨、活祭……手段之残忍,连一些北疆老兵都暗自心惊。
恐惧,是他们最好的武器。
石头沉默地埋葬了战友的尸体。
没有墓碑,只有一堆石头垒成的矮坟。
"走吧…"
提起龙骧大刀,刀锋上的血已凝固成黑褐色,"青林城还在等我们。"
活下来的人默默跟上。
他们的背影在火光中拉得很长,如同南屿最后的倔强。
而在他们身后,北疆妖族的号角声再次响起,新一轮的扫荡已经开始…
……
喜雨林堂的清晨总是带着湿润的雾气,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冠,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千户苗寨的木楼静静矗立,吊脚楼下,溪水潺潺,仿佛一切如常。
可今天不同。
寨子里没有往日的炊烟,没有孩童的嬉闹,没有织布机"吱呀"的声响。
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压抑的抽泣,以及行囊摩擦的沙沙声。
阿夏布衣站在寨口的古枫树下,腰间挂着阿爹留给她的苗刀,刀鞘上缠着的红绸已经褪色。
望着迁徙的队伍,胸口像是压着一块冰冷的石头。
这是生她养她的地方,如今却要送走每一个人。
队伍缓慢地移动着。
老人们拄着竹杖,背着装满草药的布包。
女人们怀里抱着婴孩,胳膊上挎着竹篮,里面装着晒干的粮食。
男人们则扛着猎弓,警惕地扫视四周。
几个五六岁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跟在父母身边,仰着脸天真地问:
"阿娘,咱们去哪儿呀?"
"去安全的地方…"
妇人摸了摸孩子的头,声音轻柔,却掩饰不住颤抖。
"那什么时候回来?"
"等…等仗打完了就回来…"
阿夏布衣别过脸去,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安全的地方?
如今的南屿,哪里还有安全的地方?
北疆妖族像瘟疫一样蔓延,所过之处,村庄化为焦土,城池堆满尸骸。
即便逃到南昭,谁又能保证那里不会成为下一个战场?
可她不能说。
作为上一代寨主的女儿,作为苗寨最出色的医师和战士,她必须给乡亲们一个希望。
哪怕这个希望脆弱得像晨雾一样,太阳一晒就会消散。
"阿夏姐,你不走吗?"
一个小姑娘跑过来,拽了拽她的衣角。
阿夏布衣蹲下身,替小姑娘理了理歪掉的银项圈:
"走,但姐姐要再看看寨子。"
"为什么呀?"
"因为…"
阿夏布衣说着,望向寨子中央的祭坛,那里立着苗寨世代供奉的木鼓。
"因为总得有人记住家的样子,等大家回来时,才知道路怎么走…"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被阿娘牵着走远了。
队伍末尾,寨子里的一个老人停了下来。
佝偻着背,将一个粗布包塞给阿夏布衣:
"丫头,拿着…"
打开一看,是晒干的"断肠草"和"醉仙花"。
前者见血封喉,后者能让人在美梦中死去。
"我老了,走不动了…"
老人咳嗽两声,浑浊的眼里闪着光。
"但你不一样,如果那些畜生来了…别让他们活捉。"
阿夏布衣死死咬住嘴唇,直到尝到血腥味才松开:
"我明白…"
正午时分,寨子终于空了。
阿夏布衣独自走在青石板路上,脚步声在空荡荡的木楼间回荡。
经过学堂,那里的竹简还整整齐齐地摆着。
经过染坊,未完工的靛蓝布匹在风中轻轻摆动。
经过自家的吊脚楼,门廊下挂着的风铃叮咚作响,那是阿爹亲手做的。
走进祠堂,点燃三炷香,插在祖先牌位前。
"列祖列宗在上…"
声音哽咽,"不孝子孙阿夏布衣,今日弃寨而走,实属无奈,若他日魂归故里,再向祖宗请罪…"
香灰簌簌落下,像一场细小的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