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你就我不能撒手的雪花了,必须照顾到位。”

路上一个小插曲,并未影响两人一路南下的心情。

倒是沿途的百姓,让赵凝雪和顾浔都不由揪心。

“大娘,平日里你们就吃这个?”

赵凝雪看着中年妇人端上来的几个野菜团子,心中五味杂陈。

要知道平州可是北粮食产量最多的一个州。

中年妇人脸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按理来说家里来了客人,应该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的 。

顾浔察觉到 中年妇人的脸上的尴尬,当即拿起拿起一个杂菜团子,啃了一大口。

“大娘,手艺不错,杂菜团子能做这般好吃的少见。”

沉浸在自责之中的赵凝雪也反应过来方才的话不妥,也拿了一个 菜团子啃起来。

味道带着野菜的清香,只是糅合的面粉少的可怜,吃起来十分糙口。

“嗯,确实好手艺。”

见到两位客人吃的如此香,中年妇人脸上的尴尬终于变成了笑意。

“两位一看就是家境殷实之人,没有想到还能吃得来这乡野粗鄙之食。”

“两位见谅,不是我这妇道人家小气,实在家中没有多余的口粮。”

“我听说前方大战已经结束,不用在纳军粮了。”

“等 明年你们再来,保证让你们吃上白面馒头。”

说到此处,妇人的神色又黯淡了几分。

“希望朝廷和我北境不要打起来。”

“若是再打,莫说白面馒头,就连野菜团子都吃不上了。”

“打来打去,最后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吃苦头。”

“唉,不说这些了 ,等着,我在给你们端一个汤。”

妇人端上来一碗杂菜汤,面上见不到一丝油花,喝起来没有半点盐味。

“大娘,为何家里只有你一人呢?”

妇人红了眼睛。

“我和我老伴育有三儿一女。”

“女儿早早的嫁人了,倒也不远,隔三差五便会回来看我一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儿子十八岁时从军,随着大将军第二次北伐,人没便没有回来。”

“后来老二也随老大的路子,做了一个斥候,结果与戎族斥候交战中,没了。”

“去年老三也嚷嚷着要上战场,我老伴放心不下,便也随着去了。”

“我老伴当年可是军中的抗纛的,跟随大将军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指定是能将老三带回来的。”

提到老伴,大娘脸上不由自主的 露出了笑意。

看得出,两人已经很是恩爱。

只是笑着笑着,妇人眼角便有泪水滑落。

那个母亲会奢求自己丈夫和儿子能在战场之上立下赫赫战功呢?

能够平平安安就已经是最大的奢求了。

战功,那都是用命去换来的 。

“大娘,你怎么不将老三留下来呢?”

按照北境律例,一家二子三男丁,从军其一便可。

也就是说父亲和两个儿子,只要三人中去一个便行。

一家三子及更多,皆是只需二男丁从军即可。

“姑娘有所不知,别的地方我不知道,至少在我们镇,谁家男儿满十八,不从军,那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平州粮食北境第一,多是我们这些看家的妇人种出来的。”

“大家都想着多交点,就怕丈夫儿子在前方饿着。”

听到此处,赵凝雪心中很不是滋味。

同时也庆幸父王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北境的百姓已经无力在支撑一场大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