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内外轻重·作战部署 (2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顺带一提,朱棣也不觉得那北面的外敌就只不过是肩臂……对鼎盛时期的大明当然如此,但是对如今的大明……真的不一样了。
-
“最后那段话是什么意思?”百姓中,有人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不对,但又说不出来。
有些人不明所以:“没什么意思吧,反正就是官员的做法不一样啊,但是不管如何他们不都是说要保民么,那就肯定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啊。”
别的他没看懂,但是“保民”两个字还是看明白了的。这不就是说朝廷要让百姓们好,要让大家能够活下去,要能够维持百姓的情况,然后天下才能再去处理外敌么。
总之就是要先解决了百姓的问题,才能谈外面的问题,那什么攘外必须先安内嘛。
虽然他也觉得起义军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对于朝廷来说肯定不是这样;但总归,这句话说的也不是对起义军,而是对“民”,也就是普通百姓。
“不对,确实有点问题……”另一个人却赞成了第一个人的想法,“但是我也说不明白……”
沉默半晌后,有人低声道:“这其实你们说的都没问题,就是要优先‘保民’,但是官员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朝廷的态度其实也不好说……保民保民,咱们觉得是得让咱们能活下去才是保民,但谁说朝廷也是一样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保民就是让大家都能活下去,甚至还要招安起义军,这些起义军也重新变成普通百姓,大家都能活下去。但是朝廷的想法和他们是一样的吗?
好一点的,或许朝廷会觉得,没有变成起义军的普通百姓要能够活下去,起义军则是要尽可能歼灭;但是坏一点的,如果朝廷觉得百姓也不需要什么善待,只要严加看管,让他们不能闹事儿,不能起义,老老实实地干活缴税就行了呢?
这是态度问题。
还有措施问题。就算朝廷是好一点的,那措施也有可能不一样,有的可能就是严刑峻法起步,一有不对就惩处;有的可能是宽和善待,愿意赈济灾民;有的可能万事不管,反正不管怎么样只要听话能够缴税就行,至于活不活得下去不管,也不会开仓赈济……
以上都还是常规情况。
更有甚者,甚至有些官员对“民”的定义都不好说,谁能说得清楚他们眼里面什么才是“民”,怎么样就会从“民”变成“寇”了?
【不管如何,杨嗣昌提出了自己的大方针,并获得了朱由检的同意。】
【随后,围绕这个大方针,杨嗣昌还提出了一个军事部署,简称“张十而之网”,大体上就是在陕西、河南、湖广、凤阳这四个地方为主要地区,叫做“四正”,这四个地方的巡抚以剿为主。以防为辅;延绥、山西、山东、江西、四川、应天这六个地方为“六隅”,以不让起义军进入自己的管辖地区为主,必要时参与协剿;三边总督统帅西北军队、五省军务总理统辖机动兵力,共同作为主力,追着起义军随时剿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