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说到这里就得介绍一下什么是绿氢,什么是灰氢了。

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的过程生产出来的氢气就是绿氢,相信学过化学的都知道,在这个过程当中完全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

而通过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或气化过程生产出来的氢气则是灰氢,因为有燃烧,所以会出现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

这两种方式生产出来的氢气是一样的,但性质却完全不同,无论从原料工艺还是碳排放水平以及成本方面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

那么侯坤生产的是哪种氢气呢?

从他出具的项目评价书上来看是两种氢气都生产,但百分之七十以上还是探索生产绿氢,而灰氢的主要来源则是通过运输获得。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侯坤的制氢设备是生产绿氢的,但那只是幌子而已,实际上却是在用传统的方法制灰氢,而且制造量还不大。

毕竟,侯坤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搞多大规模的生产,而是为了拿到巨额的国家补贴,除此之外还有地方上的土地使用权。

现在就不得不提到十分重要的一点了,打着这么多的幌子不办人事儿,难道就不怕被揭发出来吗?

当然不怕,对方的底气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孙晓光已经下场了,那么不管将来发生多大的问题,对方是肯定跑不了,所以遇到问题他就得给善后。

其二,老百姓知道有什么用?他们能把声音传到上面去吗?即便真传了上去谁又会听?

然而,别忘了有人可能不在意,但有人一定会在意的!

几个月后,国氢科技在清河县的项目没见到有客户过来谈生意,但这客车却还在每天不停的跑来跑去,于是魏承鸿做为县区项目的负责人把这件事汇报给了沈鑫。

沈鑫一开始并不相信,因为市里的公交还在每天载着市民正常运营在线路上,而县区的客车怎么可能成了鬼车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沈鑫亲自来到下面的清河县和柳河县进行暗访,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她也惊呆了。

大早晨四点多天还没亮,一辆辆崭新的大客车足足有二三十辆,从县城的制氢站成群结队的出发,车子走的是国道,目的地是哪里并不清楚。

微服私访整整待了一天,直到晚上将近十二点钟,这些车子才又回到了县城的制氢站,算是结束了一整天的行程。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沈鑫离开了,然后把这件事汇报给了蒋奇。

蒋奇也很疑惑,于是赶忙调来城市道路监控系统进行查看,这一看之下连他也是亚麻呆住了。

原来这些车子从梅城下面的两县出发,跨越整整将近六百公里,驶入的目的地居然是汐岚下面的某个有制氢站的县城。

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每天单程六百公里,往返就是一千二百公里,那么一个月下来,每台车子的行驶里程高达三万六千公里。

接下来,沈鑫也跟蒋奇汇报了魏承鸿跟她所说的坊间传闻,那就是这些车子在骗补的事情,而且一旦到达了报废里程之后还享受额外的补贴政策。

蒋奇对于这个说法也并不是很了解,因为这涉及到行业之间的具体补贴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