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虽说大东电报局有董事迫不及待想从星视电讯撤出,但目前还只是个别董事的意愿,都没有正式提出动议、提案。

大东电报局董事会更没有对此进行讨论、表决,郑仲湘紧急召开电话会议,也只是将这一关键信息知会袁可飞、陈逸森两个关键嫡系心腹。

跟各大投资人及大东电报局的协调、沟通工作,还得是郑仲湘领着周培薇,在周文霖的配合下去奔波。

星视未来的增涨空间,更多寄望于星视通讯电子以及对晶辰微电子、星视恩益、新宏亚科技等一系列的重大投资,电话会议接下来又重点探讨了910恐袭事件对全球及中国信息电子产业及消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说到这个,陈逸森也不得不承认鸿盈科技上午的两则公告,确实是给了他们很大的底气跟确定性。

今天上午沪深两市的反应,也要比亚洲其他的市场平静得多。

好几家有外贸、代工业务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中午收盘之前都翻红了。

这表明大陆证券市场很多投资机构已经缓过神来了,对910事件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也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虽然没谁这时候会认为中国市场的利好,能抵消欧美市场的利空影响,但星视通讯电子、新宏亚科技主要开拓中国市场,这肯定是受益的。

此外,对星视华瑞、晶辰微电子的投资,以及星视在诸多领域的庞大投资,除了一些互联网科技标的会到受利空影响外,其他在这次的黑天鹅事件里竟然都是偏利好……

想来想去,要不是郑仲湘此时紧急通报的这则消息,管理层也应该趁这次难得的机会,发公告增持才是!

当然,大东电报局真要一意孤行,踩踏之下诱发星视的股价再次雪崩,陈逸森他们也无力阻挡,就算他们现在能预见到星视的股价在未来好几年,甚至十年八年都不可能会有翻身的机会,但那也注定投资星视股票的机构跟投资者损失会非常的惨烈。

陈逸森以前工作之余,也有一些股票投资,但互联网泡沫让他亏了好几千万,他现在已经戒股了。

至于个人从星视电讯所得的授股,反正只要不辞去星视的职务,就不要想着减持,就算跌成狗,眼不见心净就好。

电话会议结束,陈逸森看时间都过一点半了,港股下午开盘都有半小时了,他让袁可飞打开电脑里的行情软件看一眼:

下午整个大盘的成交量都收缩得厉害,指数也没有什么波动,很显然投资者对未来充满担忧,但上午开盘已经狠狠跌了一把,也不甘心在低价将沾满自己鲜血的筹码轻易交出去。

鸿盈科技的股价却在缓慢上涨,跌幅都快缩减到10%了。

星视电讯也有一些投资者回过神来了,下午的买入不少,跌幅也缩减到20%了;这至少也证明他们内部的信息保密非常好,大东的事没有泄露出一丝风声。

这时候助理将牛肉卷跟咖啡送进来,袁可飞指着多出来的一杯咖啡,问陈逸森:“要不要在我这里随便凑和一下?”

“行啊,我两点钟还要赶去晶圆厂,现在回办公室觅食也来不及了,”

陈逸森接过咖啡,又拿起用纸盒装起来的牛肉卷,就在袁可飞的办公室里简单吃一顿,看行情图,还有不少资金在买入星视,感慨道,

“要是仲湘没能说服大东那边放弃那么不理智的冲动决策,今天抢着买入星视的这些资金,不知道会不会有几个跳楼的。”

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之后,陈逸森在太古大厦的办公室里,两次目睹有人从他办公室的窗前跳下。

之后就是去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港股科技股板块也跟着全军覆灭,也有好几人从太古大厦跳下——陈逸森只是没有目睹而已。

袁可飞站起来看了窗外一眼,神色情有些萧索,俄而又转回头,跟陈逸森说道:

“谁知道呢?现在市场上玩杠杆的不少,倘若大东电报局一意孤行,诱发股价雪崩,今天带杠杆买入星视的资金,倘若没有能力补充保证金,爆仓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陈逸森略带狐疑的看了看袁可飞,觉得他的这话多少有些言不由衷,禁不住对袁可飞有所猜测。

星视借壳八号仔上市前后,总计增发三次新股进行大规模的融资。

当初参与融资的投资机构、投资人,基本上都是这些年跟随郑家大杀四方、关系密切的人物。

就像许建强、熊志远、夏侯江、沈君鹏、朱鸿召、朱玮兴这些人之于萧良。

陈逸森他跟随郑仲湘创办星视有七年了,这些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幕后的大佬,他也大体都认识,有一些人跟他还有一些小交情。

陈逸森上午就接到好几通电话询问星视目前的情况。

事情确实是美国突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但星视的股价开盘暴挫30%,有几个投资人能沉得住气完全不闻不问?

陈逸森也不信八十年代中期就加入长和电讯的袁可飞,私下里跟这些人物完全没有私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不禁想郑仲湘刚刚通报的消息,袁可飞会私下跟人透露吗?

不过,陈逸森转念又想,大东还没有正式形成决议,一切都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再一个郑仲湘得知大东的消息有所焦虑,也是想对所有投资人负责,希望能有一个让大家都接受的方案,袁可飞现在就私下透露消息出来,别人能怎么操作。

不顾跟郑仲湘以及幕后的郑家撕破脸,不打招呼就抢先清仓?

倘若这导致星视股价雪崩,袁可飞除了得到一个人情外,还能有其他什么好处?

再一个,真要发生这样的事,郑仲湘会不会排查到底是谁走漏的消息?

更恐怖的是,大东董事会最终放弃减持,大局被郑仲湘稳住了,那抢先出手清仓的投资人与透露消息的袁可飞,不是将自己架到火上啦?

对他们来说,最聪明的做法其实就是守口如瓶。

也许是其他的事情,让袁可飞有些言不由衷?

“想想还是林杰滋润啊!”陈逸森将最后一块牛肉卷塞嘴里,又将微苦的咖啡一饮而尽,起身准备从袁可飞办公室离开时感慨道。

“是啊!”袁可飞笑道。

林杰去年不仅进入新荣公司董事会,还作为执行董事,成为新荣公司管理团队的一员,直接负责新荣公司中国子公司的组建与运营。

哪怕林杰在新荣相应的职务,是星视作为股东之一提名推荐的,但林杰正式进入新荣公司的管理团队后,按照利益回避原则,也随之辞去在星视的职务。

一开始谁都没有想太多,都以为凭借着智埔投资的支持,星视、新宏亚联手,肯定能在跟新荣公司的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林杰在星视有没有职务,又有什么区别呢,还用担心林杰会摆脱跟星视的牵绊吗?

可惜的是,去年八九月做这样的决定时,谁都没有想到仅半年后,鸿盈科技工业园就建设出这样的规模来。

鸿盈科技不仅在OEM代工领域形成绝对碾压星视的实力,同时还郑重承诺放弃自主品牌的建设、经营,承诺不进入终端消费市场与新荣公司发生竞争。

这也是决定了鸿盈科技与新荣公司合作的主导地位,非选择自主品牌与OEM兼营策略的星视所能撼动。

更何况随后奈田信正还推动奈田银行参与到鸿盈科技的新股增发,进行更深的利益捆绑。

这时候新荣公司对林杰的要求,就不再局限于辞去星视的职务了,还要求林杰限时清空作为管理人员从星视拿到的授股,彻底规避利益输送的猜疑。

林杰、陈逸森、周培薇三人一样,前后总计拿到星视千分之二的授股。

不过,林杰作为管理层里的关键一员,为避免他公开减持会诱发股价不必要的动荡,郑仲湘最终说服林杰同意授股打八折,给一家投资机构接手。

就算这样,林杰也是拿走两亿六千万港元,算是他这些年在星视兢兢业业工作的主要报酬。

陈逸森起初还觉得林杰将持股打八折给投资机构接手太亏了,没想到现在看来,却是林杰最赚。

袁可飞之前就是长和电讯的高管,早就实现财务自由,跟他们还不一样。

袁可飞跟告辞离开的陈逸森挥了挥手,在办公室门再度关闭的时候,他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看了一眼,是一串陌生的手机号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