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7章 赵氏的日、赵氏的天 (2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师父您知道的,无恤是庶出,而且母亲是狄人,从小便受尽冷落。若非生在赵氏,若非生在‘赵氏孤儿’之后的赵氏,无恤怕是刚出生还没落地便入土了。”
“所以,无恤心中没有嫡庶之分,没有华夷之辩,所有后代无论男女,皆一视同仁。”
“长子有的,次子也要有,儿子有的,女儿也不能少。”
“无恤贪心,希望师父能赐予更多世界,供无恤开拓!”
岳川问他把长子送过去干什么,赵无恤却说其他子女。
没有回答岳川的话,但是又回答了。
开拓世界很难吗?
确实难。
但是对岳川而言,难的并非找不到世界,而是没有足够的人手——没有那么多熟练的人手。
面对天神的压迫力,岳川放开权限,所有仙家齐上阵。
这其中固然有大黄那样有治国经验的,但也免不了有新手小白。
岳川都抱着广撒网、多捕鱼的心态了。
却没想到赵无恤主动送上门。
这场面……
岳川琢磨了一下,怎么像老长工来到地主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家里孩子多,自己想趁着年轻多租几亩地,求地主老爷开恩,给自己一个当牛做马的机会。
赵无恤的个人能力毋庸置疑。
但让岳川更看重的是老赵家的传承。
每一代子孙都有人杰,而且是非常杰出那种,每当生死关头、至暗时刻,都会有一个力挽狂澜的子孙。
上辈子网络上有赵日天、龙傲天等狂拽酷炫的名字。
龙傲天实属网友恶搞,但赵日天是有史可寻的。
“赵日”是源自春秋典籍的汉语典故词汇,典出《左传·文公七年》。
晋国大夫赵衰被喻为“冬日之日”。
其子赵盾则被喻为“夏日之日”。
赵盾的孙子赵武,也就是赵氏孤儿,又被称为“日暮”。
后来杜预注疏“冬日可爱,夏日可畏”,确立了以赵氏父子性格特征类比季节日光的文学传统。
由此演变为固定词汇“赵日”。
古人眼里,“日”和“天”某些时候是可以替换的,比如一日就是一天。
由此可见“赵日天”这个名字绝非虚构,而是充满了历史性、文学性,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同时又低调奢华有内涵。
岳川笑着说道:“好说!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重,只要能把世界经营好,诸天万界都为你敞开大门。”
说完,岳川开始向赵无恤授权。
一个又一个嗷嗷待哺的蛮荒世界出现在赵无恤的感知中。
如果没有外力干涉,仅凭这些世界自己发展、衍化,几十亿年也不会有文明的出现,更别说气运。
赵无恤检查一番,十个崭新的世界。
都是荒芜的世界,只要用心开拓就行了。
这种事赵氏很擅长。
“师父,徒儿想挑战更高的难度,徒儿的赵氏边骑,不能荒废在追赶山鸡野兔上,徒儿想逐鹿!”
逐鹿,在中原世界有特殊的含义。
鹿通“禄”,是官职、爵位的象征。
古代贵族围猎,猎物通常也都是鹿,“鹿死谁手”,也就成了权力的象征。
同时,鹿在古代是高档的祭品,象征比世俗权力更高的神权。
所以才会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中原”的说法。
赵无恤渴望“逐鹿”,足见其野心。
岳川说道:“逐鹿,不是光有快马就行的,还得有一张硬弓!”
这一次,岳川没有答应。
吴国有阖闾、伍子胥、阿青、白猿公等众多强者,还有铸剑术这个看家本领。
即便如此,也还在攻伐天神的低级族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楚国那边有超级强者养由基,还有丹阳精兵这些嗑药的力士,如此才有资格迎接四面八方的挑战。
赵无恤……虽然背靠着晋国赵氏,但赵氏自己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强者。
这种实力水平,当个开荒的农民足够了,想成为披坚执锐的战士,还需要继续努力。
诸天万界的逐鹿,绝不是给几把刀就行的。
其背后是一整个种族,一整套体系的精细分工与密切合作。
赵无恤躬身行礼,“徒儿谢过师父!”
“等一下!”岳川叫住了对方。
赵无恤心中一喜,难道师父改变主意了?
岳川想到了之前的第四天主:善见诚光天。
天神这名字,就是拗口。
其他天主也都差不多,能叫出来的还好,顶多是生僻字,还有些叫不出口,或者没有对应文字的。
这个现象不好,徒增后世子孙的烦恼。
“无恤,天神有三十三天,每一天都有一位天主。我们仙家今后也效仿天神,创造我们自己的天!”
“你——今后叫——赵日天!”
嗯?
啊!
这……
赵无恤愣住了,随即是难以言喻的狂喜。
本以为自己不受师父重视,却没想到恰恰相反。
师父如此厚爱自己,将自己视作“天主”之一。
“无恤……不,日天……谨记师父教诲!”
赵无恤离开,在仙家成员接待下住入新建的院落,也成为世俗中第一个办理入住的国君。
土地庙中,大黄和岳川的谈话还在继续。
“老师,赵无恤一下子获取上十个世界的开拓资格,将来还有可能是一百个,甚至一千个,是不是太多了?”
毕竟其他仙家,都是以“家”为单位,一家一世界。
不说别人,大黄都没十个世界。
赵无恤膝下子女成长起来,基本就是一人一方世界了。
这种权势、地位,放眼整个仙家都是独一份。
大黄甚至冒出一个想法:老师不爱我了?我不是老师最疼的崽?
岳川呵呵一笑,“你们是仙家,赵无恤是人族。”
“仙入世,是为了学习做人,人出世,是为了开天辟地——盘古时便如此,亘古不变、万世不易。”
大黄猛然一震,心中暗道:原来如此。
出身不同,追求自然不一样。
老师从来不让仙家成员开拓一无所有的蛮荒世界。
因为仙家本就是山野中的生灵,放到那些蛮荒世界,别说开拓,身上未褪去的野性还不“刺挠”一下上来了。
人族不同,他们更适合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他们祖先如此,子孙亦然。
“老师,我悟了!”
这个月去东北走一圈,寻找仙家,昨天刚到,这一章就是在赵国故都写的—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