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0章 金陵的发展(下) (1 / 2)
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要给底层士兵足够通畅的上升路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挖掘出愿意做事的人。无论如何贪腐都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所以要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
兵团的制度决定了大部分人都能参与监督,但又没有决策权,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人人监督意味一件事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角度看到不满的地方。
切记众口难调,极有可能会出现少部分人强烈反对某条政策而形成阻力。做事让民众看到好结果就行,至于过程中采取了怎样的手段,是没有必要让每个人都知道的。”
陈守义顿了顿,继续说道:“灾后的经济体系已经完全改变,不要过度依赖以往的经验,我们在早期就犯过类似的错误,你一定要时刻搞清问题的根本。
短期来看我们缺的是粮食,但长期来看真正的问题是能源,各国都是依赖现有的化石燃料库存、核能及部分可再生能源在维持运转,人口太多能源太少,能源的枯竭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现在的战争也都是在围绕能源展开争夺。
最优的方案当然是通过技术革新来改变现状,比如加速核能跟地热开发,冰下甲烷开采等等,国内有很多研究所一直在这些上方向努力,但物理规则并不是我们能改变,有些事短期内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社会结构的重组也很有必要,把人口向地热活跃区或核电站周边迁移,实行能源配给制,优先保障食物生产和安全问题。但是这需要很大的疆域才有足够的选择,我们手上只有很小一部分区域有这个条件,而开发建设的过程需要的时间太长、资源也太多,目前来看兵团不太可能实现。
即使是集合整个大夏的力量,想要保证所有人的生活供应也是天方夜谭,内部不足就只能外求,所以我们选择发动火种计划。我无意自我粉饰,这项计划本质上就是掠夺和换种,充满了血腥杀戮,我想救他们,我没得选。”
说到这里,陈守义的神情有些萧瑟。
“扯远了,我们继续谈眼下的问题。”他调整了一下情绪,重新开口,“这两年来我总结了一个最重要的经验,那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做事一定要放开手脚,为谋长远必先短视,欲全大局必先拾小利。”
林枫抱着胳膊沉吟两秒:“既然图的是长久之计,为什么又说要短视?”
陈守义反问道:“你觉得你行的是长久之计吗,收拢一群没有多少价值、无法在严酷环境下参与生产劳动的难民,白白将资源浪费在产出微薄的人身上,何不积累下来全力维持核心群体的延续?”
林枫若有所思,随即点头道:“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他们在走稳妥路线,我们想赢就不能学他们,我们得攫取一切可以攫取的力量。”
“没错,在很多人眼里收缩策略是为了更长久的发展,毕竟算账谁都会。十几亿人勒紧裤腰活一两年,远不如集中资源供养精英群体保证更长的生存期,有了时间就有更多的可能,牺牲弱者保全强者延续火种,这是他们眼中的长远之计。”
陈守义的语气略微拔高了些,语速也加快了:“但究其根本不过是无能造就的保守,没有承受失败的勇气自然不敢放手一搏,只救下了一部分人还沾沾自喜,整天夸夸其谈自己的高瞻远瞩。
我们要救更多的人,那就要有更大的勇气承担更多的风险,他们做选择时考虑的长远选项绝不在我们的选择之内,往往是那些被视作短视的选择才符合我们的需求。
我们的人均资源产出远低于京都控制的土地,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空间给我们做选择。就像医院急诊里的家属,慢慢工作攒钱是不可能的选项,我们要想尽办法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小的成本,提取到最多的金额,方法愚蠢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拿到需要的钱。”
林枫细细思索了一下陈守义的话,认同地点了点头。
其实按照和平时期的社会观念来看,陈守义这类人的心态已经变得十分危险,极有可能酝酿出极端思想,简单点说就是做事不择手段。
但正如他所说,要想保全更多的人,就必须跳出框架,打碎所有成规教条,去做“铤而走险”的暴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