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大明万历二十三年,二月初一,倭国本州,明军前线大营,中军帐。

虽已入春,但濑户内海沿岸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海风带着咸腥气卷入帐内,与炭火暖意、墨香以及甲胄皮革特有的气味混杂在一起。

大帐中央,巨大的倭国畿内及周边地区沙盘已然取代了原先的舆图,山川河流、城池要隘纤毫毕现,无数代表敌我兵力的小旗密密麻麻地插在上面,直观地展示着当前胶着而严峻的战局……

靖国公、征倭大将军戚继光端坐主位,一身常服,未披甲胄,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威严。

下列左右,分坐着水师提督陈璘、先锋大将张之间,以及南直隶等各系主力将领,人人面容肃穆,帐内气氛凝重。

“诸位,”戚继光声音平稳,打破了帐内的寂静:“自去岁末登陆本州,我军连战连捷,已控摄津、河内大部,兵临京都门户。然,倭寇据守坚城险隘,负隅顽抗,战事渐入僵持。今日召集诸君,便是要厘清家底,议定方略,以求在春季,一举捣破倭巢,毕其功于一役!”

他目光扫过众人,首先看向负责后勤辎重的参军:“王参军,你先来,说说我军目前粮秣、民夫情形。”

那位王参军立刻起身,手持册簿,声音清晰而洪亮地汇报:“回军镇,截至正月末,我军于本州前线,各类物资储备及人力,征调归化及俘获之倭人壮丁,计 十万 众。主要负责修筑营垒、道路,转运军械粮草至前沿兵站……”

“自朝鲜征发之民夫,计十万众。主要承担沿海港口至内陆主要兵站间的长途运输,及部分器械打造……”

“专司护卫辎重队、维持后勤线路之步卒,计五万人。

“此三项合计,保障我军后勤通畅之人力,已达 二十五万之巨!”

这个数字报出来,帐内诸将微微颔首,但并无太多讶异。跨海远征,后勤乃生命线,如此庞大的人力投入是必然的,这还是在海上倭国已经没有存在感之下。

若是倭国现在水师,还有实力的话,这个辎重人口,可能要翻上一翻。

“九州储备仓及各沿海兵站,共存米麦豆料约八十万石,箭矢火药、铠甲兵刃补充充足,可支应前线大军五个月之需。”

“海运船队往来不息,每月自朝鲜、辽东、乃至南方诸省,可补充粮秣 二十万石以上,军械无算。”

他合上册簿,总结道:“目前后勤线路虽偶受倭人小股部队骚扰,但总体畅通,物资储备丰厚,足以支撑大军进行一场大规模、长周期的决战……”

“好!”戚继光赞许地点点头:“后勤无忧,我军方能心无旁骛。”

“目前我征倭大军,集中于畿内前线之可战之兵,计有八万余众。”

“步卒六万五千人,其中燧发枪队一万二千,长枪、刀盾弓弩手配置齐全,阵型严整。”

“骑兵一万一千骑,其中铁骑两千,轻骑九千,堪为破阵先锋,追亡逐北之利器……”

…………

戚继光目光再次扫过沙盘,最终落在代表京都的区域,沉声道:“八万战兵,二十五万后勤,粮秣充足,器械精良……此等力量,横扫倭国畿内,本该足矣。”

“然,京都城坚,倭寇必作困兽之斗。且据探报,石田三成等正竭力搜刮粮草,征发丁壮,企图凭城久耗。”

他略微停顿,语气转为决断:“故此,本帅决定,暂缓目前之零星攻势,转入全面休整与战前准备!”

“同时,传令九州留守各部,除必要守备兵力外,再抽调四万精锐步骑,务必于三月初前,抵达本州前线!”

命令一下,帐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再从九州调四万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