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当然是早些停战的好……”

“我们这浙江是靠海吃海的,这两年可是有切肤之痛啊,海禁严查,商路不畅,宁波、台州这些原本日进斗金的港口,税收锐减。各类商税、海事司抽分……”

张佳胤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叹道:“粗略算来,两年下来,我浙江一省,因战事影响的税赋收入,恐已逾三百万两白银。”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损失,民间商贸停滞、物价波动带来的影响更是难以估量。若能早日停战,恢复海贸,实乃利国利民之大幸。”

戚继光闻言,神色平静。

他深知这位巡抚大人虽心系国事,但也着实为地方的“钱袋子”发愁……

“张抚台所言甚是。战争损耗国力,东南富庶之地,受创尤深。倭寇若真能诚心臣服,永绝边患,恢复朝贡与互市,于国于民,确是“大好事”。”

“可是,倭国诚心臣服,很难让人相信啊……”

张佳胤向前倾了倾身体,压低声音道:“正是此理,所以这议和,宜早不宜迟。但,这战不能白停,亏空也不能白白亏损。倭国既然乞和称臣,这兵费、犒赏之费,以及这两年来我朝各项损耗,总得有所表示吧?”

“否则,空口白话,我东南百姓的损失,又该由谁来补偿,朝廷的损失,谁来承担呢……”

“咱们让倭国多多赔偿……”

他的意思很明确:和可以谈,但赔款必须到位。

戚继光自然明白其中关窍,他微微颔首:“抚台大人所虑周全。倭使请求觐见陛下的奏本,我明日便以六百里加急发出。至于这赔款补损之事……”

“此乃关乎国帑民用之大事,非我等外臣可妄议。张抚台何不也将此番考量,另拟一疏,直陈圣听?将东南实际情况、停战之利与必要补偿,详述于陛下?如此,待到朝廷真与倭使议和时,中枢诸公心中也有个底数,不至于被倭人几句好话就糊弄过去……”

张佳胤眼睛一亮,抚掌笑道:“妙!靖国公此言甚善!”

“正当如此!我回去便起草奏疏,必将此间利害,详陈陛下!此番倭寇兴兵犯境,造成如此巨大损失,若不让他们狠狠出一次血,岂非太便宜了他们!”

这个时候张佳胤是笑得很开心。

仿佛,石田三成几人入了京师,两国停战,就已经成了定局。

戚继光看着这位封疆大吏难得露出如此“市侩”而欣喜的一面,原本严肃的脸上也微微缓和,他缓缓端起手边的青瓷茶盏,盏中的茶水已微凉。

他并未立刻饮用,只是用指腹摩挲着温凉的杯壁,似乎在斟酌言辞……在提醒一番这个浙江巡抚,不要松懈。

良久,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力量,看向仍沉浸在算计中的张佳胤,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冰投入温水中,瞬间让张佳胤脸上的笑容凝住了。

“抚台大人,”戚继光的声音沉稳依旧,“方才你我所言,皆是你我身为臣子,基于东南局势、国库民生的考量,所议的‘利’。这固然重要。但是……”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接下来的话语更有分量:“但是,倭国是战是和,是接受其称臣,还是另有圣裁……这最终决断之权,从来不在你我这外臣之手,甚至,不在你我所能揣测的范畴之内。一切,皆需仰赖陛下圣心独断。”

张佳胤脸上的喜色渐渐褪去,换上了郑重之色。

他微微皱眉,思考着戚继光的话中深意,试探着回道:“靖国公所言极是,自是陛下乾坤独断。”

“不过……以陛下登基以来勤政爱民、夙夜匪懈的作风来看,如今战事已持续两年,国力耗损不小,倭寇主力困守对马,覆灭在即,其国内又遣使哀告乞和,愿重归藩属。陛下仁德布于四海,想必……想必会为天下苍生计,为将士休养计,允准其和议,早日平息干戈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