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杨修摇头道:“按照过去的惯例,自然不可能了,匿名文书到我这里就结束了。”

杨修的声音越来越小,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父亲的意思,为了这样的一封文书改变过去惯例的做法,这已经算得上是站队了。

于是,这样的一封充满政治智慧的文书,就这样如同泥牛进入了大海一般,消失不见了。

不少人看到这样的情况,背地里找杨修问过这封文书的情况,杨修甚至认出了这其中一个人的笔迹,就是这封匿名文书上的。

作为一个书法大家之一,即使对方隐藏了笔迹,杨修依然可以从用笔的习惯中看出写文书的人。

不过他自己就装作不清楚,反而对询问的人说:“我是不会处理匿名文书的,这可是过去很长时间的规矩。”

那些上文书的人自然也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但是让他们实名上文书,那些人却不愿意,这可是得罪张白骑的事情。只能将这件事情扩大,想要依靠众人的力量。

洛阳之间的风雨更加飘摇了,甚至有一些过去的黄巾都有一些怀疑自己的做法是否错误的。

张燕甚至写信劝说张白骑说道:“天下间的事情讲究的过犹不及,现在黄巾的权势已经很是惊人的,我担心天下间所有的人都会反对我们,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急流勇退,这样黄巾也可以保全。”

张白骑接到了张燕的信件之后思考了很久,只是回了一封信给了张燕,上面只写了一句话“根基未稳,不是时候。”

张白骑很是明白张燕的意思,但是她有一个忧虑,现在的黄巾根基还未稳,秦王侧重于黄巾因为黄巾的武力和凝聚力,以及推翻大汉,黄巾能够带来的助力。

但是在这之后呢?一旦黄巾没有用了,那么之后很有可能会被清算。

张白骑清楚的知道,政治上是无情的。她虽然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地位全身而退,但是黄巾却未必。特别是洛阳发生的事情,即使是她自己都觉得这样的事情有些越线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这让张白骑陷入了沉思之中。

同样陷入沉思的还有阎象,因为他提出可以借机离间董仲颖和张白骑关系的时候,这样的提议却被陆逊否决了。

阎象大惑不解道:“如果我们的计策更为巧妙一些,说不定董仲颖就会撤回张白骑。这样我们的机会就来了,毕竟临阵换将可能会导致很多的问题。”

陆逊摇了摇头,“我并不认为董仲颖会撤走张白骑,董仲颖远非常人能及,怎么会因为一点点猜忌而换将,更何况,在他活着的时候,又有谁是他的对手呢?他根本就不会担心张白骑的问题。”

阎象彻底不明白了,“那您为什么还要用如此的计策呢?”

陆逊笑着道:“我的计策并非是为了离间张白骑和董仲颖,这样的伎俩怎么可能成功,这个计划从头到尾针对的只有张白骑一个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