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弃小利而获大利,这才是杨义山的风范。”

听完自己父亲的话语,杨修点了点头,他仔细回想起来,似乎杜畿、王允等一早就投效秦王的世家大族也和他们杨家一样,仅仅简简单单贡献了一点,表示自己依然是三辅之地的世家大族。

杨修这才明白,那些人并不是犯了一个小错,而是那些人看的比他更为的长远。

“这样的道理或许你现在并不明白,但是等你真正执掌杨家一段时间之后,你就能明白。一个家族的稳固靠的并不是一人或者一阵子的聪明才智,靠的是对于时局的把握,以及家族中层出不穷的中坚力量。”

“而对于像秦王这样的人来说,凉州人和那些黄巾才是他最能依靠的,不管我们三辅之地的世家大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不可能取代他们。”

“如果有人立下不世奇功呢?”杨修好奇的问道。

“那么那人所在的家族会成为和凉州人同等的存在,但是这不可能让整个三辅之地的世家凌驾于凉州人之上。”杨彪道,“我们在秦王的心中地位已经在三辅之地的世家大族中非常高了,即使现在我们投入更多的资源,也并没有办法抬高自己的地位,只是会引起凉州人的恶感。这样的道理杜畿等人也同样看出来了。”

“那些人赌的是未来,赌的是秦王的子孙记得他们在上位时候所做出的努力和功勋,毕竟在最关键的时候做出的功绩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果然,事情进行的越顺利,杨阜的脸色越是难看,他没有想到,现在大势快要定了的时候,那些三辅之地的世家大族竟然要篡取最终的胜利果实。

河东卫家、河西的柳家、薛家、河内的赵家等等,这些三辅之地的世家大族竟然整整贡献了二万军队,甚至还发动了自己的影响力,想要夺取讨伐四州之地的统帅职位。

在这件事情上杨阜犹豫了很久,他觉得这样的荣光不能够留给那些人,要留也只能留在凉州人手上,甚至连黄巾出身的人都没有办法染指。

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要讲影响。尽管现在大贤良师快被洗成了大贤良民,但是过去黄巾所做的事情还是被很多人熟知。

最终让杨阜下定决心的还是贾诩的一句话:“过去我曾经听说,用民有纪有纲,一引其纪,万目皆起,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同时,为了“报答”那些世家大族的付出,杨阜还是让渡了一些机会,总不至于让那些世家大族即出钱,又没有好处。

总不能杨阜对那些世家大族说一句“不要因为你的正当行使权力,而造成他人不利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