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正说着,王宝琼抱着李弘安来了,在家吃过饭后,特意带着孩子来小院消食。

她凑到画案前,指着麻纸上的娃娃,笑着问怀里的李弘安,“安儿你看,这像不像六筒弟弟?”

李弘安歪着小脑袋看了半天,认真地答道:“小了。”不知说的是孩子小了,还是纸张小了。

话音一落,段晓棠也跟着迟疑起来,凑近看了看,“好像是瘦了一点,这是一岁半的六筒还是一岁的六筒?”

这会轮到画师乙怀疑人生了,他明明是照着市面上最流行的《婴戏图》里的孩童形象,特意放大了一圈来画的,怎么还不够胖?

王宝琼在一旁搭话,“六筒比我家安儿小一岁多,个头却和他差不多,身子还敦实不少。别说抱了,上次六筒趴在安儿身上玩,安儿愣是没爬起来!”

李弘安听懂了母亲话里的 “鄙视”,立刻撅着嘴辩解,“六筒追不上我,他慢!”

王宝琼丝毫不顾儿子的面子,拆台道:“六筒才刚会走路没多久,哪像你,整天窜来窜去,恨不得把天翻过来。”

白秀然在一旁无奈地叹口气,“他就是懒得动。”知子莫若母。

有了李弘安这个参照物,钟画师对徐六筒的外形终于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核心就是 “胖”,但又不能胖得蠢笨,要画出孩童的憨态与灵气。

至于这份 “不蠢笨” 的考量,到底是他对绘画的专业追求,还是照顾出钱东家的感受,就没人说得清了。

钟画师干脆换了一张新纸,重新落笔。这一次,他把娃娃的脸蛋画得更圆,身子也更显敦实,连手脚都画成了胖乎乎的小肉垫。

齐蔓菁凑过来一看,眼神里立刻露出兴奋的光芒,连连点头:“对,就是这样,这下更像六筒了!”

画师乙再问道:“令郎在画里做何姿态?扑蝶、蹴鞠、斗草、?推枣磨……”都是《婴戏图》中的常见动作。

白秀然对全家福的构图设想十分简单,父母安坐,徐六筒坐于身前,意为承欢膝下。不过要是光坐着,又显得太呆板,少了点孩子的活泼劲儿。

她的要求看似简单,难点却在于这是一幅“拼”出来的全家福。

孩子的相貌全靠白秀然描述,画师乙只能靠想象发挥;孩子爹眼下没法过来当模特,只能待会再补画。

也就是说,画师乙现在只能先对着白秀然画下她的形象,再在她身前添一个 “不存在的孩子”,还得在她旁边预留出一个空位,等着徐昭然日后补上。

这般 “隔空作画”,难度着实不小。

不过看在丰厚的润笔费上,画师乙还是接下了这个大活。

白秀然迟疑了一瞬,最终轻声说道:“就让他手里拿着块米糕吧,正低头啃着的样子。”

果然,人总是越缺少什么,越想在画里补上什么。

段晓棠问道:“两千五什么时候下值?”

白秀然仰头望了望天色,日头已过中天,估算道:“还有一个时辰左右,应该能赶上。”

段晓棠点点头,语气笃定,“那来得及!”

白秀然当即召来一个徐家的家丁,吩咐道:“你去宫门前候着,等郎君下值了,让他别回府,直接来胜业坊。”

家丁躬身应道:“是,小人这就去。”

一旁的祝明月虽对全家福这类温情场景不算热衷,却懂其中的门道,看着白秀然身上利落的骑装,提醒道:“秀然,你要不要换身衣裳?”

骑装虽飒爽,可画在全家福里,总少了点温馨闲适的氛围,不太搭。

段晓棠也跟着补充:“对了,两千五今天出门穿的什么衣裳?”

全家福最适合的莫过于亲子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