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顾盼儿点到即止,左文竹及时补救,戚兰娘也没追问,这场因减笔技法引发的绘画事故,便在各方心照不宣的默认下,无声无息地压了下去。

赵璎珞在旁边听完全程,见人群散了,迫不及待地朝着顾盼儿招手,语气里满是期待,“盼儿,快来看看我的画怎么样?”

画师戊站在一旁,神色坦然,他自始至终未曾偷工减料,自然不惧旁人验看。

可心底仍有几分忐忑,毕竟不知这几位突然到访的参观者深浅,瞧她们周身萦绕的书卷气,想必不是不懂丹青的俗人,生怕自己的技艺在行家面前露了怯。

张法音对字画一窍不通,凑到画案前扫了一眼,只觉得画中的赵璎珞眉眼弯弯、衣袂翻飞,与真人一般明艳动人,当即笑着夸赞,“画美,人更美!这画简直把你画活了!”

赵璎珞听得心花怒放,脸颊泛起红晕,带着几分骄傲又有些羞涩地说道:“这姿势和装扮,是大家伙一起琢磨出来的呢!”

柳月娥却不像张法音那般只看表面热闹,她的目光先是落在赵璎珞身上,葱绿罗裙绣着缠枝莲纹,头戴赤金步摇,胳膊上的彩色披帛随风轻扬,确实有几分飘飘欲仙的模样。

随即,她的视线缓缓移到绢纸上,最终定格在画中人的眼睛上,久久没有移开。

左文竹在一旁察言观色,见柳月娥目光聚焦的位置,便知她是个懂行的内行人,当即上前问道:“娘子以为这幅画作如何?”

柳月娥并不知晓赵璎珞特意要求画 “天女” 形象,只从画作本身的艺术水准出发,轻轻点了点头,给出评价,“以仙人姿绘凡人貌,极好!”

赵璎珞听得一头雾水,连维持了许久的 “飞天pose” 都顾不上了,连忙快步上前,凑到画案前仔细端详画作,满脸疑惑地追问:“这画里的到底是仙人,还是凡人?”

顾盼儿在一旁听得真切,凑近画案,仔细端详画中人的眉眼,尤其是那双眼睛,随即一锤定音,“是凡人。”

祝明月刚才见识了画师丁的敷衍,心里有些担心再被蒙骗,连忙凑上前查看。

瞧着画中人衣袂飘飘,身边还有祥云勾勒的雏形,忍不住反驳道:“看着明明挺仙的呀!无论是衣裳的样式,还是飞天的姿态,都像极了传说里的仙女。”

柳月娥解释道:“神佛从不‘正眼’看人。”

他们居于九天之上,睥睨众生,眼神里既有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也有不涉凡尘的绝情冷漠。

画中人的眼睛却直视线画外,眼神里带着鲜活的笑意,能让人一眼看出欢喜。

这是凡人独有的眼睛,有温度,有情绪,藏着悲欢喜怒,是活生生的人该有的模样。

这么一解释,众人方才恍然大悟,彻底明白了仙与凡在画像中的核心区别。

赵璎珞忽然想起绘画之初,左文竹曾与画师戊低声交谈了几句,想来便是在沟通此事,刻意保留凡人的眼神,而非完全照搬神佛的清冷姿态。

画师戊此刻毫无被抓包的羞窘,反而带着几分自得。

这无疑是最稳妥的处理方式,既满足了赵璎珞对 “天女” 造型的要求,又避免了神佛画像的刻板感,任谁来看都挑不出半分错处。

这般费心设计的巧思被人识破,画师戊心中难免生出几分得意,画师不仅要精通笔墨技法,更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巧思。

文化工作者必须有文化,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