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小说网www.qingkanxs.com

饶是如此,一众大佬的门生弟子和酒楼伙计还是守在门口,将大部分看热闹的人拦在了外面,只许相关人等入内。

王玉耶急中生智,“我是孩子的姨母。”刚认的。

见守门人犹豫,又补了一句,“外子曾在顾先生门下听学。”

虽然只是旁听生,且后来因为调皮捣蛋被撵出来了。但顾嘉良和冯睿达的确有一段师徒孽缘,并且都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说起来两人都得叹口气。

就凭着这两句话,加之顾家人并没有否认,守门人迟疑着让开了路。

等王宝琼后知后觉地想起来,她的“关系”更硬的时候,雅间门已经朝她无情地关上了。

最后能进雅间的,除了顾小玉这个 “当事娃”,就只有顾盼儿母子和王玉耶这三个沾亲带故的女人。

白秀然听得真切,忍不住拉着王宝琼问道:“顾博士和冯四是师生?”多么让人大吃一惊的秘闻。

王宝琼委婉道:“早年顾先生教授柳家子弟,二伯和三郎年纪相仿,便也跟着去了。表伯时常过府寻表弟玩耍,一来二去,也跟着听了几堂课。”

雅间内,一众大佬正努力压抑着心头的激动。总不能像顾盼儿刚才那般手足无措、涕泗横流吧?高人必须有高人的风范。

先是一番家常叙礼,问了问顾盼儿的近况,又夸了几句她教子有方,说来说去都是长辈,不必太过见外。

顾小玉被一群白胡子老爷爷围着,竟半点不怯场。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众人,时不时还冲人咧嘴笑笑,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

这种 “众星捧月” 的场面他早就习惯了,只不过往常围着他的是各种姨姨、姐姐,今天换成了胡子花白的爷爷们,倒也新鲜。

王不曜先前夸他 “灵慧毓秀”,可不是场面话。眉眼清俊,眼神透亮,一看就透着股机灵劲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寒暄了几句,终于切入正题,王不曜笑眯眯地问道:“孩子多大了?”

顾小玉立刻骄傲地伸出四根胖乎乎的手指,自信地答道:“小玉四岁了!”

这年头的孩子,因为先天营养和后天养育的差异,体格差别极大。贫家孩子长到四五岁,说不定还没富户家三岁的娃健壮。

像徐六筒那样的,光看体型得比实际年龄大一两岁,但一开口就知道他有多“幼稚”。

刚才听顾小玉说话懂礼数,众人还以为他至少有个四五岁,这会儿一听他自报 “四岁”,再看那小小的身量,心里就有点打鼓了。

可这年头的年龄算法实在复杂,虚岁、实岁、周岁搅在一处,常让人晕头转向。

尤其是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儿孙一多,别说同僚朋友家的孩子,就是自家的孙辈,有时候都记不清具体的生辰年纪。

他们或许参加过顾小玉的百日宴,或许听顾嘉良提过一句添丁之喜,但具体是哪年生的,谁也没往心里去。

王不曜直接问顾家几人,“小玉哪年生人?”

顾盼儿心里咯噔一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她对外总爱模糊顾小玉的年龄,平日里也是这么教孩子的。可今天这情形,显然瞒不住了。

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建业八年腊月生的,刚过两岁半。”

话音刚落,雅间里瞬间安静下来。

刚才还故作镇定的大佬们,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 两岁半?!

一个刚过两岁半的娃娃,能把只听过一遍的诗文一字不落背出来?这哪是 “神童”,简直是 “仙童”啊 !